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Kane

[焦点关注] 西方争夺“针灸之父”的称号--西方又开始加快抢夺中华文明文化的步伐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常言笑 于 2010-10-14 13:50 编辑
恕我直言,你的知识面是松散的点s,都没有连成面,更没有深度。还是好好修练吧,这些话不值得我花时间讨 ...
悠哉 发表于 2010-10-14 11:41


你打不过的那些人练的都不是真功夫,你看不懂的话都不是真学问

不就是这套路么

见多了,连基础知识都薄弱的那些人,多半就是这些烟雾弹断后:lol:

譬如说,某人模模糊糊记得中学课本上有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的情节,遇到楼上那个MAKE的真材实料说不过,就拿出来发挥想象力,反问“为什么汉朝后来要到西方寻找大月氏来共同夹击匈奴呢?”,暗示两者之间有血缘联系。

但是基本功底不过关,压根就没有记起来,大月氏之所以被汉朝联络,不是因为什么扯淡的印欧,是因为大月氏被老上单于修理过,还把月氏王的脑袋做了酒杯。汉朝联络大月氏,是典型的联合敌人的敌人

历史教科书不好好看,到这里犯初中生都不会犯的错误。

坦白说,连这些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东西都搞不清,批起来我都不好意思。



连个点都形不成的知识基础,已经给了关键字都看不懂,这也就是你的水平了


回去从中学教科书开始补起吧,谈历史也好,谈人种学也好,靠的是扎扎实实的证据,就没见过你这样靠“猜想”来蒙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打不过的那些人练的都不是真功夫,你看不懂的话都不是真学问

不就是这套路么

见多了,连基础知识都薄 ...
常言笑 发表于 2010-10-14 13:24


打别人不敢说,打你是绰绰有余的。。。

你无需重复这些似是而非的普及型的历史课本,这里不是中学课堂,更不是小学课堂,对于历史真相的探究,如果仅限于此,也就不必再搞学术研究和考古发现了,很多历史的知识虽有文字记载可是真实性不知有多少水分,所以需要研究和发现,真正搞了一辈子历史研究的人都不敢说基本了解了,而你却说都了解了,足见是个什么角。

好了,你懂了还来问我干什么?不要纠缠不休了,我没时间陪你练。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akelose


     王国维早就考证过,大夏就是吐火罗。而吐火罗人是白种人,德国学者很早就确定吐火 ...
悠哉 发表于 2010-10-13 22:01

这个推论就和“大象有四条腿,而人只有两条腿,所以大象比人大,大象有四条腿而蚂蚁有六条腿,所以蚂蚁又比大象大"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常言笑 于 2010-10-14 20:45 编辑
打别人不敢说,打你是绰绰有余的。。。

你无需重复这些似是而非的普及型的历史课本,这里不是中学课堂, ...
悠哉 发表于 2010-10-14 14:56


说了半天,除了语气词形容词,你连给自己文过饰非的能力都没有。歪掰《汉书》的资料虽然难找,毕竟是找得到,这点事都不会做么?

懒成这样,你也好意思说“研究、发现”?

苏三满嘴跑舌头之前,好歹还知道翻翻圣经,查查王大有的资料消化吸收。你有什么?

合着你字典里的绰绰有余,跟败犬远吠是同义词啊?

再问一回,斩钉截铁的乱叫”针灸源自西方、我国上古时期的辉煌文明是由印欧人创造的”时的豪横,这会哪去了?:lol:


要怕挨砖,闭上那张越说越错的嘴不就得了。纠你这种初中级别的错误,你当我愿意欺负孩子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5# 常言笑


    晚上好!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常言笑


    晚上好!再见!
悠哉 发表于 2010-10-14 20:59


哦,从伪历史研究者模式切换出来,进入发帖机器人模式了啊

我还以为有激情的批驳《汉书》的“研究”,或者从苏三那里趸来的历史“发现”呢

看来前人说的不错,知识就是力量啊:lol:

成了,既然知识积累不够,下面估计你也就是秀下限的表演了,没劲,且没有拿破仑全战对咱有吸引力

还是那句话,再拿历史满嘴跑舌头蒙事,我照样出来拍砖。



哦,顺便一说啊。我的水平,无论是知识积累或者辩论技巧,甚至包括毒舌程度,在某个历史论坛里都属于中等水准。

更不幸的呢,那个论坛有不少人在这里潜水,光我知道马甲的就有两个

你自己悠着点吧: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常言笑


    再见!不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提到三星堆,出来冒个泡,
顺便打个广告,欢迎大家来三星堆玩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libear 于 2010-10-14 22:49 编辑

我母亲在生我的时候用的就是针灸麻醉,不是一点麻醉药不用,用了很少量的。
我妈是过敏体质,在儿童医院剖腹生的我,她说是有点疼,但是是忍得住的,旁边还有个助产士在和她聊天,好分散注意力。
她生我的时候一直都很清醒,想起来应该还是挺疼的。感谢我娘,怕麻醉药使多了会让我傻,呵呵。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80年后,没有再用针灸麻醉,我觉得挺可惜的。
现在我们家人还是经常使用刮痧、拔罐、针灸,按摩等方式保健,都觉得是很好的治疗方法啊,不相信的人没有福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灸确实是源自西方的,因为中国的古代先民有很多就是源自西方的。
悠哉 发表于 2010-10-13 08:04



你可以堪称大发明家了:中国的古代先民有很多就是源自西方,所以针灸就“确实”源自西方,以此类推,人是从猿变来的,所以针灸应该“更确实”源自猿猴了!
你太了不起了!快去申请诺贝尔大发明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4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经络和穴位的系统都不懂,就谈针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经络和穴位的系统都不懂,就谈针灸?
chenperu 发表于 2010-10-14 23:12



    他们之前一直都不承认经络穴位之说

最近英国有科学家才出来承认有  但这个在西方还不是主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常言笑


    看的你的发言辩论很过瘾
  支持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1谁发明的无所谓,中国有4大发明,但没有办法阻止鸦片战争、八国联军#¥#··—¥%(此处省略数万字)。
2美国人基本没历史,更谈不上文化内涵,但至少目前是老大。
3貌似视窗操作系统并不是微软开发的,但谁现在还记得最早的开发公司?(这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考证一下)
4应用为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和灸是中医技法中的两个,针灸之父是西方人?求求他们弄懂针和灸的意义没有?针灸不是独立的,是与砭、药并列的一套医学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5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支持常言笑 ,有理有力据..赞一下

很不明白,很多人反中医,反到什么程度都不知道了,真是服了那些人,不过呢,公道自在人心,中医有没有用,只有亲身体会的人才能知道.支持中医,希望国家能加大对中医的扶持力度.

另,其实并不太想提方舟子,可是呢,冲他那打死也要反中医的决心,可见,他真的是一个欠揍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6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争这些无谓的称号有什么用,多做事少说话!只有那些岛国思想的人才会夜郎自大!一个诺贝尔和平奖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笑话!头衔是虚伪的,关键是技术掌握在谁的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6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舟子,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是什么目的,这是为了颠覆中国,出卖中国人民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6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谁是谁祖宗的争论,我决定这件事情没什么好讨论的,再让欧洲来场金融风暴它们就不得瑟了~~发展好中医是王道,免得最后说针灸是中国的怎么用忘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6-27 17:01 , Processed in 0.04620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