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umaoyue

中国的复兴不符合西方利益,双方都在准备摊牌(zz)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结:伊斯兰教同化力
  最后做个小结,为什么伊斯兰教的同化力很强。

  对比一下基督教吧。基督教是排他性的,只有自己的神才是神,别的神不是神,信仰别的神的都是异教徒。基督教的这种排他性,是导致宗教战争和很多世俗战争的根源。
  不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也会爆发战争,也有战争罪行,但是这些战争和罪行与宗教无关,都是世俗政权争夺国家利益或君主利益而引发的。
  世界主要宗教中,唯有基督教是会以宗教名义直接导致战争的,基督教的这种特点到现在还是如此。甚至已经超越宗教的范畴,成为整个西方文化的特点。危害性因此更大。
  我本人不信仰宗教,对各种宗教没有特别的爱或厌恶。我觉得宗教应该平等,信不信、信哪种宗教都是个人的自由。
  但是对宗教了解一些之后,对基督教就另眼相看了。
  说的虽然好,做得实在不怎么样。经不起历史的考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回到正题,说说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通过宗教,不仅广纳信徒,而且建立了世俗的阿拉伯帝国。不是是宗教上的先知,也在军政两个方面很有建树。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新教旧教同源,但是内涵上却有巨大差异。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从来没有和谐过。但是在基督教以外的世界里,伊斯兰教却能其他宗教和文化和谐相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斯兰教之所以是有很强的同化能力,与中国文化之所以有很强的同化能力,在逻辑上非常相似。
  有以下几点:
  包容性大:尊重各地各民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不逼迫别人信教。所以即使不信教的人也没必要没理由排斥它。
  简单:大众都可以理解,容易遵守其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尊重世俗:信徒不必放弃今生的财富、家庭、婚姻和日常生活,不用“出世”过一种专门的宗教生活。
  倡导平等和谐相处:在贫富不均、等级分明的现实世界中,这种教义给人以很强的归属感,是一种家庭的温暖。虽然家庭之中也是有各种烦恼,但是与家庭之外的那种烦恼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几点是伊斯兰教同化能力的一个小结。

  下面我们再回到要谈的主体:向传统学什么



  中国文化也有这种特点,所以中国文化也有很强的同化能力。

  中国文化的总体特点归纳为:虚核富体

  有谁能一两句话说清楚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很难。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多彩,实在难以简单说明。
  这就对了。实际上,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总体特点。

  我把中国文化的总体特点归纳为:虚核富体
  中国文化内在的“核”是“虚”的。
  但是中国文化的外在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也就是具体的“体”异常丰富。

  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虚的核是什么呢?
  “道可道非常道”,用道德经的这句最基本的开篇语句来诠释中华文化再恰当不过。中华文化是无形无相的。
  中国文化精神核心是“道”,是“天道”加“人道”。有了这个“道”,中国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为什么世界四大文明只有华夏文明流传下来?当一种动态的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这才是中华文化绵延长久的秘诀和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关键。
  如果再具体一点,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平相处和互助,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
  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核”是虚的,所以无所不包、有容乃大,具有高度的适应性、灵活性、生命力和吸收同化能力。
  在这个虚的核的基础上,中国文化才有可能使外在的“体”异常丰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魅力、吸引力、实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丰富的“体”有哪些呢?
  从学科的角度看,有哲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建筑、民俗、器具、服装、饮食、宗教等等。
  细化到每个领域,都可以看到巨大的丰富性。
  先拿我们日常都知道的饮食,中国的饮食几大菜系,比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丰富。中国的饮食可以称作饮食文化。
  中国的书法的丰富性、民俗的丰富性、各种民间节日民族性节日的丰富性,等等,在世界上都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像曲艺这种边缘艺术市井艺术就包含几十种艺术形式,包括大众喜闻乐见的相声还分为几种风格的相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文化的“体”虽然丰富,但是在精神上都是与“核”保持了一致。
  核是内在的,唯一的、混沌的、综合的。
  体是外在的,侧面的、分散的、具体的、明晰的。每一种外在的体,就像水晶的一个切面一样,从各个角度反射出内在的“核”的特质。形散神不散。
  核,一直不变,一以贯之,历久弥新。
  体,则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既有积淀,也有扬弃。积淀的,越来越醇厚;扬弃的,越来越鲜活。
  虚核富体,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高度复杂性和丰富性,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民族从一开始就是文化昌盛民族,以文化认同来区分华夷的民族。中国文化之外,还有哪种文化、哪种文明具有如此的优越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宗教——祖先崇拜

  宗教信仰在中国从来都不是主流。但是中国人却能允许各种宗教在中国的存在和传播。这一点,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更加开放和包容。
  中国人信仰的核心是——祖宗崇拜。可以说,祖先崇拜就是中国的宗教。
  中国文化也不是什么“东方神秘主义”。神秘主义的提法,是西方强势语境下被强加的概念。中国人几千年来,默默遵行的自然、伦理法则,本质上是非常简单、质朴、直白的东西,充满了和谐、互补的理性主义内蕴,它比起什么这样天启、神迹的玄虚,哪有一点点的神秘在里面。
  中国人的神就是祖先,不是别人的祖先,而是自己的祖先。
  在家族的祠堂里面供奉的是家族的祖先。
  在国家的祠堂里面供奉的是皇帝的祖先。
  炎黄二帝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拜祖先,与拜神佛,孰善?
  祖先恩赐我们土地、历史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惟有献上更大更强,才能表达对祖先的无上敬意,也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后世子孙。崇拜人类自己的力量和成就,以祖先的成就勉励自己,并向下传承的历史使命感,才是中国人真正的信仰。这就是祖先崇拜的真正含义,也是意义所在。
  读着“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这样的字句,天人合一的感觉是那样的简单而自然。有这样天然理性浸淫的中国人,是完全不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异己的、高高在上而又无所不能的造物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讲到文武周公,就绕道伊斯兰教去了,又讲中华文化的虚核富体,本来是要后面再讲的。
  明天书归正传,还是先把文武周公讲完,然后开始讲诸子。
  向传统学什么,就是学诸子里面的思想。古为今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千年未有的变局——春秋战国
  文武周公奠定的政治格局的总体特点是这样的:
  等级鲜明;王之下,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卿大夫再分级别。共同拱卫王室。
  以血缘为纽带,以血缘远近分别亲疏,以亲疏分别政治和经济权力的大小
  用一套礼仪礼节来把等级关系外在化:什么等级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帽子、听什么样的音乐,门前的台阶有几层,等等这些都有规则,整个社会井然有序。

  这就是周礼。
  这套周礼运行了四百年,没出什么大问题,社会一派“和谐”景象。
  其实暗波涌动,从来没有停止过。
  到了平王东迁,王室式微之后,普遍违反周礼的各种乱象此起彼伏,社会一下子很不和谐了。这就是春秋战国时代。
  在这个时期,一方面是人口滋生,经济繁荣,大量荒地得到开发,城市越来越大,城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则是礼崩乐坏。
  周王讨伐诸侯,结果被诸侯揍了一顿,周王本人中了一箭,最后也无可奈何;
  周王和诸侯互换人质,太子质于郑国,王室之尊严荡然;
  各国战争纷纷;强国互相争霸,开始是齐国与楚国争霸,然后是晋楚争霸。刚开始还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尊王攘夷,后来干脆都是霸主说了算。
  各个诸侯国理念,大宗与小宗争权夺嫡;
  卿大夫弑君层出不穷;
  各国公族普遍腐化;
  夷狄也不老实,与华夏边缘国家频繁交战;
  ……

  所有这些事情都是中国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
  周朝之前,鼎革之际,只不过一两场规模不大的战役而已;承平之际,也少有战争,一般还都是天子征讨藩属国。那里有过这样乱纷纷的互相征战。

  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看上去很美的周朝还能延续下去吗?
  未来的国家会是什么样?
  国家怎么在这样的乱世自保图强?
  大混乱、大变局、没有主流价值观、没有群体共识。
  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就是“一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这样的大变局,士人不能不陷入深刻的思考。
  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士人都在试图解答这些问题,寻找各自的答案。
  儒家、法家、道家、杨朱纷纷登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于是一个黄金时代拉开了帷幕,中国文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结出了累累硕果。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们这个时代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前面的大变局中产生了诸子百家,当代的这个更大的大变局,一定也会产生不逊色与诸子百家的思想成果和制度创新。

  让我们看看,那个时代的有识之士如何寻找答案,找到了哪些答案,这些答案里面哪些成为后面几千年中国人的共识,哪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先让我们看看那个时代的各种答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略看诸子

  诸子百家虽然多,其实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几家是显学。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杨朱,其他的诸子,基本都没有产生过什么大的影响,或者他们的思想被主流的几家所包含,我们也就不去给予关注了。

  儒家说:古代的就是好的,文武周公是最好的。尧舜禹,与文武周公一样好。如果我们都像古代那样行事,当代的所有毛病就都没有了,就是大同社会了。
  这就是儒家的厚古薄今。儒家是“普世派”——周公那套就是普世价值,也可以说是“凡是派”——凡是古代的都是好的,凡是周礼规定的都是好的,儒家永远无视现实,无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用儒家治国,就是温水煮青蛙,一步步走向死亡,最典型的国家就是儒家的发源地鲁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说:返璞归真最好,原生态最好。那什么是返璞归真呢?就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清心寡欲、绝圣弃智,就是闭关锁国。
  道家的做法,就是“把一切都清零”,国君治国是“不折腾”,国家越小越好,老百姓听其自我生息,国军带头清心寡欲。这是道家的理想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家说:当代存在的问题,古代都是没有的,所以,不能用古代的办法解决当代的问题,要就事论事,找到办法,把这些问题解决就行。
  法家是实用主义、操作主义的,前后法家人物一脉相承,都是为了富国强兵,他们都是主动适应型,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法家有一种自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法家的人都是很能干的。
  至于他们找到的解决办法是否符合传统、是否恰合舆论、是否道德、是否需要打破现有秩序,法家一概不在乎。法家应对危机的适应能力最强,普遍轻视教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墨家是有组织的工程师和技工团队,有帮会色彩。
  其他诸子都是“士”,多少有一些贵族色彩,而墨家的成员大多起于社会的中下层,有非常明显的草根特点。墨家思想、墨家价值观也有明显的草根特点。
  墨子强调“义利”,认为“义就是利”,对于儒家那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很不感冒,在墨家看来,逐利是光明正大的,强调兴利除弊,反对不劳而获;墨家具有强烈行动能力;墨家推崇兼爱非攻,愿意为救民水火死不旋踵。墨家这种务实态度与草根民众的行为特质和价值关怀非常接近。
  墨家不喜欢坐而论道谈哲学,但是却很有科学理性,在逻辑学上很有一套。墨家还有工程师精神,善于研究制作各种器械。这可能和墨家成员的职业出身很有关系。墨家的这些特点都是其他诸子所缺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朱说:“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杨朱没有为我们留下鸿篇巨制的著作,只留下了只言片语,但就这只言片语中包含着对人性深刻认识、对国家与个人关系彻悟。杨朱提倡“为我重己”的人生,不是圣贤的人生,而是千万普通人的人生。
  杨朱说出了人人心中的大实话,人的本性就是“为我”。
  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考虑,正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才需要国家的保护;相应地,获得了国家的保护之后,就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杨朱告诉我们:“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在我国古代,杨朱思想遭到长期的忽视,结出的恶果就是个人合理合法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杨朱思想本身也遭到“污名化”。
  在当代,杨朱思想一定要进入到主流意识形态体系中去,在主流价值观中,一定要杨朱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对个人权力的高度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把主要的几家诸子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性介绍。
  等介绍完一圈之后,再找机会详细说明。

  儒家的故事——“凡是派”的前世今生
  儒家就是古代的“凡是派”。
  儒家把周公那套东西当作普世价值,不容置疑,绝对真理。
  然后就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古代的都是好的(越古老越好),凡是周礼规定的都是好的。

  自孔子以来,儒家一直如此,从无变化。
  当中国强大的时候,儒家这样搞,中国还经受得起,还能应对内外危机。到了近代,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如果还坚持儒家这一套,那国家是真的要完了。
  终于,儒家几千年积累下来的那些怨气爆发了,人神共愤、同仇敌忾,一场轰轰烈烈“打倒孔家店”的运动爆发了。

  现在说说儒家的起源,以及儒家为什么会变成“凡是派”。
  儒家的起源有三个重要人物:3个痴人
  鲁国的开国君主:伯禽。
  在加上后世的孔子和孟子。
  三个人都是鲁国人。最后儒家起源于鲁国,不是偶然的。
  历史中充满了阴差阳错,但是也不无必然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国的精神: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混吃等死

  先讲一个小故事。
  《史记?鲁周公世家》:“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而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
  周公在世时被封为鲁公。因为周公要辅助成王,所以只能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去鲁国。伯禽到任三年后向周公述职。周公问:“为是么这么晚才来汇报?”伯禽回答说:“我要改变鲁国的习俗,推行新的礼仪制度。把这些事情办完了,已经三年了,所以来得迟了。”
  太公姜尚被封为齐公,五个月后就向周公汇报治理齐国的工作。周公问他:“为是么这么快就来了?”他回答说:“我简化了君臣的礼仪,仍按照齐地的习俗治国。”
  到了后来,听到伯禽汇报工作这么晚时,齐太公(即姜太公)感慨良久。他说:“鲁国的后代大概就要向齐国称臣了!治理国家的方略举措如果不能简便易行,民众就不会接受;只要简便易行贴近民众,民众就一定会服从拥护它。”
  这最后一句话,究竟是谁说的,司马迁没交代清楚,目前尚有分歧。有人认为是周公,有的干脆不提。我认为是姜太公说的。
  “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这正是太公的思想。也只有他具有这样的政治远见,能说出这样的话!

  这段记载说明齐、鲁这两个诸侯国的立国方针是截然不同的,基本反映了周公与太公治国方针的重大分歧,齐强鲁弱的历史实践是周公与太公不同治国方针的p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的伯禽,在不知不觉中,给鲁国定下了基调,也给儒家定下了基调

  刚当上鲁公的伯禽还很年轻,政治阅历少。伯禽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他很好地贯彻了爸爸的政治纲领,全国一盘棋,在远离伟大祖国首都的鲁国,也要一切按照周礼来办。
  但是伯禽在政治上太嫩,远远没有姜太公老奸巨猾。所以伯禽的做法,对周王室来说是“好学生”,对鲁国来说就是削足适履。鲁国在整部历史上都循规蹈矩,如果周礼有生命力,那么鲁国就有生命力;如果大家都不认周礼了,鲁国就要走下坡路。
  实际的历史正好是悲剧性的:后来大家都不认周礼了,只认霸权,于是鲁国就在没落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从不回头,一直到亡国。
  这和儒家治国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很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鲁国的自然条件要优于齐国。鲁国地处中原,地理优越,比齐国要强得多。这很好理解,按照周礼“亲亲”的原则,周公的地盘肯定要比异性的姜太公的地盘好。伯禽上任之前,周公就告诫伯禽要低调:“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鲁国还得到王室的很多格外优待,周成王为褒奖周公,破例“命鲁得郊祭文王,”允许“鲁有天子礼乐”。这在诸侯国中是独一无二的,使鲁国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
  然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政治条件,却并没有使鲁国强大。鲁自周公立国到顷公灭绝,共计传三十四代,总是内乱不止,国运日渐衰弱,屡遭大国凌辱,很让其他诸侯看不起。
  鲁国从来不会使用外来人才,而同期的齐国、晋国、楚国、秦国都或多或少地使用外来精英,特别是秦国,人才引进政策非常成功。秦国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多数都是关东六国的,从百里奚开始,后来的商鞅、张仪、范睢、司马错、李斯、吕不韦等等,秦国依靠这些外来的大政治家,再辅以本土盛产的军事家,军政结合,打败了六国。没有外来人才入秦,秦国的帝业恐怕就是水中花了。
  不能用好外来人才,那鲁国能否用好本国人呢?也不行。在鲁国,一个人如果不是公室贵族,几乎不可能当高官。鲁国的卿,基本都是近支亲贵。像曹刿论战那样的事情,是鲁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特例。
  鲁国不仅在人才问题上任人唯亲,而且在其他国策上也是因循守旧。鲁国长期积弱,从来没有振作。
  鲁国就像一个古老博物馆,是周礼的博物馆,鲁国完整地保留周礼,表演给别人看,显示鲁国的“文化昌盛”而已。后来传为佳话的“季扎观礼”就发生在鲁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umaoyue 于 2013-2-28 15:26 编辑


作者:卢泰然 提交日期:2012-04-14 20:14
  有意思的一个对比是:法家的起源在齐国,而儒家的起源在鲁国。
  姜太公可谓管仲的前驱,管仲又是法家开天辟地的人物。
  伯禽可谓孔子的前驱,孔子孟子都是鲁国人,然后在鲁国这样的“传统古国”开创儒家。
  从这两个国家在春秋战国时代的长期表现不难看出,儒家法家分别能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什么。
作者:卢泰然 提交日期:2012-04-15 09:13
  孔子开创儒家,儒家一开始就是“凡是派”

  孔子就是在鲁国这样的国家中成长,孔子的价值观肯定也要受这个国家的影响,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呢?
  当这个国家的贵族都从来无视国际局势的变化,孔子能看清楚吗?
  如果整个国家的贵族都不思振作,孔子能不墨守陈规吗?
  如果整个国家都是坚持“周礼的原教旨主义”,孔子能不成为“凡是派”吗?
  生长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和束缚是很大的,一个人脱离自己的环境,形成完全不同的思想,很难。
  如果一个人能够一定程度的超越环境,就已经是很伟大了。孔子继承了鲁国好的和坏的东西,并有所突破,自成一家。这已经很伟大了。再对孔子、对儒家提出更高的要求,可能有点强人所难。但是赋予儒家治国安天下的重任,这不是儒家的错,是统治者的错。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统治阶段也没有错,他们本来就是别有用心的。汉宣帝与太子的一番问答,非常好地表达历代统治者的内心世界。
  皇太子(就是后来的汉元帝)柔仁好儒,见汉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有一次对宣帝进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汉宣帝作色,然后给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回答:"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然后叹息道:"乱我家者,太子也!"后来的历史,还真让汉宣帝说着了,太子即位后就是汉元帝,元成哀平,四帝一个不如一个,汉朝走上了衰败的不归之路。
  作为一个人,孔子很伟大,称之为圣人也不为过。但是指望孔子在鲁国这样的腐朽保守无所作为的政治环境下形成生机勃勃的治国安邦思想,那就太难为孔子,太难为儒家了。
  对孔子这个人要尊重,对儒家的治国之道,必须否定,这就叫做“尊孔反儒”。
作者:卢泰然 提交日期:2012-04-15 13:47
  呆板的孟子——“凡是派”的加强版

  纵观孔子一生,他虽然有点迂腐,对政治很不敏感,过于“理想化”,在评论当时的政治时事的时候,经常离题万里,抓不住要害。但是孔子在做人上还是很豁达的,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孔子天分高,孔子的思想也在变化中,经历了齐国的挫折、经历了周游列国的挫折、经历了政治实践的挫折之后,孔子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后期的孔子与前期的孔子已经很不一样了。
  但是后世的孟子,在天分上不如孔子,在性格上更加偏激,一根筋,在思想上更加狭隘,缺乏自我反省和纠正的能力。但是孟子很勤奋。他把儒家的那套思想更加地系统化,也更加僵化,更加缺乏变通。
  孟子是一个加强版的“凡是派”。
  后世儒生之所以如此固执、陈腐、缺乏变通,更多的像孟子,而不是像孔子。虽然《论语》是儒家最主要著作,但孟子才更像儒生的自画像。

  通过几个故事,看看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许能帮助我们了解儒生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儒家的治国之道是什么个样子。
  至于从学术角度去研究儒家典籍,就不是我们这里的任务了。
作者:卢泰然 提交日期:2012-04-15 15:17
  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这个故事一直用来夸赞孟母教育儿子很话费心思。但是却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孟子所受教育的狭隘,情商方面偏科严重,孟子的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一个“行礼如仪”,对于世事人情方面的东西关注太少,从孟子后来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孟子之所以偏颇固执,与这种偏科的教育关系很大。
作者:卢泰然 提交日期:2012-04-15 16:25
  孟子休妻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孟子这样的没有情趣的人能和妻子长相厮守,终身幸福吗?
  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叉开腿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
  孟子说:“她叉开腿蹲在地上。”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不再讲休妻的事了。
  一叶知秋,孟子在休妻的事情如此,其他事情又能如何?

  有一种说法:所有的经济学都是穷人的经济学,只有懂了穷人的经济学,才算是搞懂了经济学。
  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一切治国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情人性的问题,只有搞懂了人情人性,才算是了解了治国之道。
  孟子对“人性”“人情”是不太懂的,那他能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治国应该注意什么吗?他的仁政,除了口号好听、理念不错之外,内容空洞。
  想当年,孟老夫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不料孟子答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大扫惠王的兴致。
  如果施政不能对国家有利、给百姓谋利,这种仁政仁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7-3 17:34 , Processed in 0.03755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