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umaoyue

中国的复兴不符合西方利益,双方都在准备摊牌(zz)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德立功立言的管子——管仲治国的道和术】


  ——第十九,军事制度
  在军事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做内政而寄军令”,将军事编制隐于行政编制之中。规定国都中战时组成军队,每户出一人,一轨五人,五人为一伍,由轨长带领。一里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戎,由里有司带领。一连二百人,二百人为一卒,由连长带领。一乡二千人,二千人为一旅,由乡良人带领。五乡一万人,立一元帅,一万人为一军,由五乡元帅率领。齐桓公、国子、高子三人分别担任三军的主帅。这样就把居民行政、生产组织与军备、战斗组织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每年春秋以狩猎来训练军队,让士兵们在训练中团结协作,让他们“守则同固,战则同强”,从而培养了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为了解决军队的武器装备问题,管仲对军备和军赋制度进行了改革。他规定:鄙野中,六里见方的区域命名为暴,要出兵车一乘,(一乘配四匹马,二十八个甲士,二十个盾牌手,三十个民夫)。并且还要承担黄金一镒的军费。(没有黄金的,可用丝绢和布代替)。
  管仲还规定了用盔甲和武器来赎罪的办法。犯重罪的人,可用甲与车戟赎罪;犯轻罪的人,可以用皮盾与车戟赎罪。犯小罪的人,可以用铜铁赎罪。这样就大大补充了军队的装备,解决了军备不足的问题。
  ——第二十,教育和尊师
  尊师重教决不是从孔子开始的,因为管仲早就作了这方面的规定。
  《管子?弟子职》通篇就在讲弟子应当怎样尊重老师,简单介绍一下。
  早上,弟子给老师打洗脸漱口的水。打扫干净教室,老师进来讲课。讲完课,老师第一个走,弟子们起立。
  吃饭的时候,弟子们摆好饭菜,老师先吃,老师吃完,弟子们才能吃。
  扫地应该从西南的角落开始扫,都扫到门口收拾垃圾。
  到了晚上,弟子们替老师铺床,第一次要问老师头朝哪边。老师休息后,弟子们还要互相交流学业。
  ——第二十一,自我批评
  如此伟大,即便如此伟大,正因为如此伟大,管仲很重视自我批评。
  “怕的是自身不善,不要怕别人不了解自己。个人可以有错误的行为,但是人民不会有错误的评价。总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善于责备自己的,人民就不会责备他。只有不肯责备自己的,认为自己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人民才会去责备他。所以,承认自己的错误,那是‘强’的表现;修养自身的节操,那是‘智’的表现;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那是‘仁’的表现。所以,英明的国家领导把过失归于自己,把功劳归于人民。”
  有这样的精神,管仲怎么会治理不好齐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转帖的是贾志刚《说春秋》中关于管仲的部分内容。
  《说春秋》是一本很好的书,非常值得一看。
  再次感谢贾志刚。
  老贾写足球评论的时候,老喜欢搞“阴谋论”,但是经常猜错。呵呵。
  但是他对管仲的细腻描写,非常靠谱。


  管仲立德立功立言,是一座难以超越的丰碑。

  下面继续讲法家。就是我的内容了。
  在文采方面,可能马上就要下一个台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极苍狼 2012-04-20 01:44:26
  回复第56楼(作者:@卢泰然 于 2012-03-01 23:58)
  明天继续下一节内容:"为什么欧美国家无法剪中国的羊毛"
  ==========
  发现楼主对于那些企图用某些案例误导国人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希望放大社会不满气氛的人,楼主都是不予理睬的,学习了,以前看见这种别有用心的话总是嫉妒鄙视觉得蛋疼,现在我不会在对他们咬牙切齿了,淡定地看他们愤世嫉俗的表演……我还是太嫩,需要继续锻炼心脏的强大
  -----------------------------
  如果从微观看,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是一塌糊涂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就是写《淮南子》的那位)想谋反,和下手亲信研讨:当代是盛世还是乱世?当今皇帝是明君还是昏君?如果是乱世、是昏君,那他就造反。
  你看,在汉武帝这样的时代,淮南王这样的才子,竟然连这样的大问题还看不清楚。为什么?恐怕就是只看到了微观的黑暗,没有看到国家和社会的宏观的生命力。

  一个国家是否能往上走,关键是看人民,看时代的特征,而不是看政府。政府是可以被改变的。
  当代的人民如何呢?
  比之清末如何?比之文革如何?
  我认为,当代的中国人民是2百年来最健康最清醒的人民,糊弄这样的人民、掠夺这样的人民,那是办不到的。这就是我的大众史观。清末、文革时期的人民在长期愚民教育和新闻封锁下,确实难以发挥大的建设性的作用,只好被所谓精英们牵着鼻子走。但是当代不是这个样子了!我对此深具信心。
  所以,当代的中国也是200年来最好的时期。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任何存在的问题——无论多么严重——都是可以解决的。只是需要时间,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多出一些正面的、建设性的建议,而不是谩骂。
  发牢骚是人之常情。但是气大伤身,于事无补,要适可而止。我不和某些人一起起哄。
  做好自己的事情,尽量多为国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这也是我写这个帖子的目的所在。一方面整理自己的思想,一方面和大家交流,希望有一点建设性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言 2012-04-20 19:47:13
  很赞同楼主说的: 国际大势,就是大国反霸,构建多极,最终到某种和谐,由我国主导最好啦! 国内大势, 最重要的是反极右(迷惑性大,组织性强),同时警惕极左(相对来说影响弱点,无论民间和上层都没市场)


  但对楼主对《弟子规》的评论不认同, 《弟子规》在传统文化里真的是最最基础的东西了,但是你认真去看看,全面去考量下,今日中国,能做到《弟子规》60%的人有几个, 基本上已经是最低道德底线了, 当前提倡从娃娃抓起,或者年轻人里恢复基础道德, 这个蒙学读本可能是最合适的。 对道德太过拔高,一是不切实际,二是揠苗助长, 这也是符合你所说的常识、常理和常情吧

  当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广博浩大,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在这个意义上看, 即使是较庸俗化的解读《论语》、诸子, 口语化故事化的普及中国历史都是很好的事情, 挺贴合实际的~
  -----------------------------

  左右的问题,现在的局势确实和邓公时期相反。现在应该是“要警惕左,但主要是防止右”。

  关于《弟子规》。稍微多说两句。

  凡事物极必反,登峰造极之后,就会走向反面,开始发挥坏的作用。
  《弟子规》的内容分为两个大部分。
  一部分是纯粹是个人修养层面的,有关【泛爱众】、【亲爱仁】、【余力学文】等方面的内容,还是很好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二部分,则是弟子与师长、晚辈与长辈、下级与上级的关系问题。这个部分就包含大量物极必反的糟粕了。
  我反对的就是这个部分里面的内容。

  在儒家之前,中国人就很重视孝悌,并不是从儒家开始的。儒家推波助澜,是好事,不是坏事。但是宋儒之后,就进入了剑走偏锋、走火入魔的阶段。主流是坏的。
  儿女如何爱父母,各家都有各家自己喜爱的做法,亲爱所至,做法多元。
  难道需要儒家来教导吗?
  儒家就死偏爱这些事。《弟子规》里面也是如此。
  儒家发挥的实际就是宗教里面的祭司的中介作用。把孝悌这种大家公认的美德当作神仙供起来,然后,由儒家来垄断话语权。告诉大众,如何尊重父母、如何尊重师长,等等......
  好像它不说,别人就做不好。别人不按照它的那套说法做,就是不道德。
  搞得大家要丢弃自己的本性,按照儒家的那套去演戏。
  这个世界,需要把道德宗教化吗?需要让儒家来做中介的祭司吗?
  祭司上下其手,就会导致异化的结果。

  网络达人“子金山”,在参观庐山《白鹿洞书院》时,看到朱熹题写的“天性学达”匾,写了一首诗:
  朱子治学洞为家,
  白鹿温驯信无差。
  奴才守规须万代,
  天性竟然要学达。

  王小波也对儒家有一个评价。王小波此人复杂,评论起来很难。但是他对儒家的评判,不无可取之处。

  这里有一个异化的问题,“体制化”的问题。
  在美国电影《申肖克的救赎》里,黑人犯人有一段话来形容体制化:“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漫漫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弟子规》就是宋儒之后的儒家这个牢笼里面的一个“体制化”的结晶。虽然不无可取之处,但是绝不能高估,更不能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与你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言 2012-04-20 20:04:10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地缘政治、反霸、和平崛起、大国政治之类的贴, 认同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文化还是政治上, 中国最低的目标和定位都是东亚首领, 全球四五个极点之一, 较长远目标自然是地球一哥,但咱不会当霸主欺负人的,类似春秋时的盟主比较合适。
  另外,无论从突破美国包围、破解中东难题、解决边疆矛盾、实现社会公平、缩小东西差别、缩小贫富差距、缩小城乡差别、构筑和谐社会来看, “西部大开发”和后续的整体西进中亚、欧洲战略才是破局关键, 不过老大们和智囊们好像已经在着手做了,十分高兴
  -----------------------------

  在所有大国中,中国最有霸主的潜质和历史。
  中国这种国家,实力到了,不称霸也不可得;实力未到,就是最近一百多年的局面,欲保土安民不可得。因为别人也认为我们有做霸主的潜质和历史,所以想法设法削弱中国。
  中国只有称霸一条路。
  但是中国霸权是一种“平等共生互利”温和帝国主义。和古代中国的霸权接近。在中国的领导下,形成“平等共生互利”的国际结构。

  未来的时间里,中国东方和北方,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的西方和南方,是中国的生存空间。

  新丝绸之路,绝不仅仅是为了做生意,南海也不仅仅是几个岛礁的石油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俚射箭的法家启示——“公平”比“是非”重要,目的比手段重要】
  继续讲法家。

  李俚是战国初期的著名法家人物。魏文侯时期,李俚是魏国上地郡的郡守,地处魏国国防前线,经常会和秦国人打仗。李俚希望提高当地人的射箭能力,这对守城非常重要。于是下令“以射之能中与否讼狱”,遇人打官司,让双方比赛射箭,射中者为赢家。这样一提倡。当地百姓都练习射箭,因此,战斗力大大增强。当秦国来进攻时,便打败了秦国。
  由此看,李俚之“法”,就是一个“办法”,与当今的法制精神不是一回事。

  这件事很能说明法家的风格。
  第一,只问目的,不问手段,目的高于手段。李俚的目的是强兵,但是他能想到把强兵和民事纠纷挂钩,用军事技能的高低来评判民事纠纷的对错是非,这真是既讲理又不讲理,太有创意了。为了实现目的,不择手段。
  第二,法家很能干。如果要专门训练弓箭手,那是需要一大批教官、经费的。上地郡地处边疆,国家不可能给你这么大笔钱。只能自己想办法。李俚不花一分钱,就把事情搞定了,因势利导,寓兵于民,这是法家的长处,法家就是有本事,善于解决问题。
  第三,这个故事还说明:法律的最大价值在于调节“公平”,而不是判定“是非”。只要能够公平地对待大家,即使在“是非”上偶尔搞错,也不会有民怨。射箭输了,认赌服输。回去好好练习,下次赢回来。这种心理非常大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商鞅变法成功的五个原因——固权,立威,立信,惠人,渐进】

  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不是这里要讨论的话题。我们要看的是商鞅变法是怎么成功的。总结商鞅变法的成功,有五个原因:固权,立威,立信,惠人,渐进。

  第一,权力基础不稳,不能变法。要变法,必须先巩固权力基础。
  这个道理儒家懂吗?
  先看具体的几个时间。
  秦孝公求贤令:公元前361年
  商鞅入秦:公元前359年
  开始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分为两次变法。

  从秦孝公登基到正式开始变法,大约5-6年时间,国君的地位早已稳固。
  从商鞅入秦到正式变法,商鞅与秦孝公已经相处2-3年,两人经过磨合,已经达成共识、形成默契,商鞅对秦国的实际情况应该也已经非常了解,基本上已经把“法家的基本原理和秦国具体情况”相结合了。推出的变法政策才比较靠谱。
  商鞅入秦见秦孝公不是变法的起点,君臣相知并巩固权力后才是变法的起点。
  手中权力不稳,是不可能变法成功的。变法一定会得罪一批既得利益集团,会冲击一部分人的思想意识,这两类人一定会反对变法。如果主政者地位不稳,无法做大强力推动,还没等到变法的受益者形成气候,变法就会夭折,至少变法效果会打折扣。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在朝廷里面反对变法的人都被打发到下面的州府去做官,这些人去执行他们所反对的新法,新法怎么可能取得成功?
  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光绪地位不稳、权力不固,高层没有共识,带着几个资历很低的书生,靠发布诏书来变法。下面的人不奉诏,就全都抓瞎了。即使没有慈禧太后的存在,这样的变法也很难成功。
  缺乏对权力运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变法就一定会失败。
  十八大以后,估计至少需要等几年,等新班子权力相对巩固了,才会有重要的改革措施出台。但愿不要等待太久,迟则生变,可能就不需要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商鞅变法成功的五个原因——固权,立威,立信,惠人,渐进】

  第二,对下层要立信
  缺乏公信力,变法很难成功
  权力是否稳固,是变法者针对高层的反对派的。变法要成功还必须民众支持响应。这就是公信力。也就是说,权力是用来对付体制内的反对派;公信力是用来号召普通百姓。
  商鞅变法之前。搞了一个“千金徙木”,给当时原生态的秦国老百姓上了一课,“立信”之后,才正式发表变法命令。
  商鞅动了很多脑子。法家就有这个本事,知道要去因势利导,儒家总是牛气冲天,跟当代的极左一样,从来都是“权力中心”,根本不去想大众的感受。最后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第三,对上层要立威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立威是针对上层的。不把反对变法的势头打下去,变法就早早夭折了。可以看出,没有巩固的权力,不可能给予反对者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有了权力,还要敢于做必要的立威。立威有风险,要当心反对派反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商鞅变法成功的五个原因——固权,立威,立信,惠人,渐进】

  第四,惠人——没有人从变法中受益,就没有人支持变法
  打击变法的反对者是权宜之计,目的是获得变法的时间,让变法见到成效。
  变法要获得最终的成功,关键在于变法必须有人受益,受益的人越多,支持变法的人就越多,反对派再想变天就难了。主政者的权力至少应该能够熬到有一部分人从变法中受益,否则,你还是先等等。
  《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商鞅变法的最终成功,在于秦国出现了一批军功贵族。这个军功集团,覆盖从高层到基层的各个人群,对应的就是二十等爵的爵位高低。这股势力是变法的最大受益群体,他们必然支持变法内容。
  堵不如疏。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第五,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步到位,变法尤其要如此
  商鞅变法虽然是一个整体,但也是分步骤的,没有一步到位。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分为两次变法。
  不禁想到当代的政治改革。当代改革也有激进派渐进派两种呼声。要想成功、不出现大的反复,还是要走渐进的道路。至于如何渐进,这要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改革的实质是一种和平的革命,改革者推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阻力,分别来自于上层和下层,按今天的话说就是高层和基层。受到来自于前一阶层阻力而夭折的有戊戌变法,受到来自于后者阻力而夭折的有王安石变法。当代中国,立威立信都不足。立威不足是因为法制不健全,立信不足是因为民主不完善。
  但是渐进不是不进。如果装作要渐进、要分步走,实际上任何一个重要步骤都迟迟走不出去,本质就是不想改革,大家看透了,后果会很严重。清末改革就是如此,错失改革时机,武昌起义之后,清廷想改革也来不及了。改革派反噬的结果就是清朝的垮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昏昏闷闷2010 2012-04-22 23:23:37
  但是老卢啊,现在世界一下热闹了啊,小菲,越南,日本,朝鲜,韩国等都有动作了,难道美国矛头要先对我们?大家都准备撕破脸皮?会不会要先打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
  这个世界,就是美中俄欧四大流氓的舞台。四大流氓各带一帮小弟和酱油国,小弟的作用就是专门去恶心别人,收放自如,消耗对方的国家资源、破坏对方的国际声誉。

  美国用菲佣国、棒子国、小脚盆、越南恶心我们;
  我们用朝鲜恶心美国;现在还在用伊朗恶心美国;互相都用巴基斯坦恶心对方;我们还帮助俄国,用叙利亚恶心美国。

  就是这么回事。只要不过分,四大流氓是不会打起来的。
  下面的小弟和酱油国如果捞过界,那是要挨揍的。格鲁吉亚就是典型。

  菲佣如果搞得过份,少不了也会挨顿揍。
  但是只要不过份,那就是现在对峙这个样子。

  中国短期内还是要低调攒人品。能不动武,就不要动。过几年再说。除非这些酱油国闹得实在不像话,那也只好教训一下。

  美国也实在是没什么底牌了,只能怂恿这帮小弟折腾一下。这不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
  酱油国再怎么折腾,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不构成任何威胁。只不过是几只蚊子嗡嗡叫,影响睡觉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昏昏闷闷2010 2012-04-22 23:23:37
  但是老卢啊,现在世界一下热闹了啊,小菲,越南,日本,朝鲜,韩国等都有动作了,难道美国矛头要先对我们?大家都准备撕破脸皮?会不会要先打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
  中国伸一个小指头,就能把他们全部搞定。实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要以为小白兔人畜无害,其实腹黑的很。
  水面下的动作从来没有断过。
  这些国家心里有数,有苦难言。

  最近与菲佣对峙的时候,我敢肯定附近就有中国的潜艇。

  目前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是我们。

  我们完全可以淡定一些
  时机合适的时候,一起算总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武帝的五大功绩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秦皇汉武都是法家的集大成者。现在说说汉武帝,汉武帝的政治实践,是对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的“一千年未有之变局”做了一个全方位的总结,他的所作所为,对当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总结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武帝一生主要有五大功绩,这五大功绩都对后来两千年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大功绩,打退了匈奴对中原的入侵,中华民族获得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广阔生存空间。汉武帝把文景两帝积累的巨额财富全部用尽,换来的是中华民族广阔的生存空间。
  中国传统的核心地带得到强大保护,边远地区得到拓展和开发。这些边缘地区,随着中国国势强弱而有时扩大有时缩小,保护了整个中国的安全。
  如果没有汉武帝的贡献,中国就没有这样辽阔的土地。近代中国在遭遇连续的战败打击之后,恐怕连打游击的地方都没有了,国家是否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都是一个疑问。
  纵观全球,能够完整地占领如此辽阔富饶的一大块地盘,只有中国一家。同样的,文明古国中,也只有中国——无论是文化还是族群——没有中断的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绝不是偶然的。
  中华民族的文明绝续,汉武帝无疑发挥了很大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武帝的五大功绩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第二大功绩,变古创制,包括收相权、行察举、削王国、改兵制、设刺史、统一货币、专管盐铁、立平准均输等重大改革与创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而且体现着法家之“以法治国,不避亲贵”的政治制度。这种法制传统,成为此后二千年间中华帝国制度的基本范式。
  收相权是强化王权,避免出现两个政治中心。
  削王国、设刺史,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管理,避免地方分裂主义。
  行察举,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孝廉也成为普通士人做官的主要途径。打开了人才之门,使民间人才得到了进入朝廷的通道,破除了贵族功勋子弟世袭朝廷大权的局面。察举制度发展到后来,就是科举制。
  统一货币、专管盐铁(盐的专卖是从管仲开始的)、立平准均输,都是经济政策,提高了中央对全国财政的控制力。
  这些制度创新,都是开创式的。秦始皇和汉武帝前后相承,各自完成一部分,双剑合璧,给中华帝国确立了基本完整的帝国模式,一直被其后历代朝廷沿用。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个人都带有明显的法家治国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武帝的五大功绩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第三大功绩,将儒学提升为国家宗教,建立了一套以国家为本位、适应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从而掌控了主流舆论,并且为精英阶层(士大夫)和社会树立了人文理想以及价值标准。
  在实践中,法家最能够兼收并蓄,为什么呢?因为法家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追求实际效果,所以能够做到有容乃大。不像儒家“意识形态挂帅”。
  像中国这样偌大的国家,在古代交通和通讯不便的客观条件下,如果没有一个主流价值观,很难形成一个个性鲜明的主体民族,国家也很难长期保持统一。
  国家主流价值观是必须的、必要的,通观诸子百家,法家是由朝廷来使用的治国的政策方法工具,只有倡导“家庭人伦”的儒家的思想适合做全国人民的思想上的粘合剂,把全国不同风俗不同传统不同的乡土文化,粘合在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武帝的五大功绩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第四大功绩,彻底废除了西周宗法制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一套新的行政官僚制度、继承制度和人才拔擢制度。
  从春秋开始的大变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千年未有之变局”,诸子百家都在思考寻找答案,这一切到汉武帝时基本完成。中国从文武周公时期的宗法制走出来,形成了新的国家管理范式。
  文武周公的宗法制,强调的是“任人唯亲、血统论、等级制度”,而秦皇汉武为代表的法家奠定的国家秩序是“任人唯贤、论功行赏、人才流动”,无疑这是革命性的,也更加符合人性。我在大历史的三大规律中总结的第三规律是“自由最大化规律”,法家的这些改革符合“自由最大化规律”,人的自由和人的成长空间,都得到释放和尊重。那种凭借出身和血统,就能永远占有地位、爵位、土地、城邑的封建宗法制,在汉武帝以后不再是历史的主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武帝的五大功绩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第五大功绩,设计制订了目光远大的外交战略,并通过文治武功使汉帝国成为当时亚洲大陆的政治和经济轴心。
  在汉武帝之前,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仅限于领土的保护和有限反击,属于“边境防御型”。从汉武帝开始,才有了一套对外战略准则,最终发展成为后来的“藩贡体系”。
  这套“藩贡体系”一直运转良好,既维护了中国作为地区霸权的领导地位,又保护了各个小国的利益,中国没有去侵犯这些小国的内政,这些小国也没有在边境骚扰中国,维护了边境的和平。
  一直到近代,西方列强突然蜂拥而来,而中国正处于王朝末期的腐朽期,不能很快适应挑战,才导致整个体系的崩溃。中国自身也走到了亡国绝种的边缘。
  可以说,汉武帝奠定的对外战略秩序和准则,影响了其后两千年的中国对外关系。
  当代中国,面对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个变局从鸦片战争开始,到现在仍然处于应对转型期,当代的中国,也需要摸索建立一套新型的对外关系战略,并构想未来的国际秩序。
  我认为,这个秩序绝不能是西方的“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竭泽而渔”的价值观和“掠夺+欺骗”的国际体系。这个新秩序,应该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应该能够体现“平等共生互利”的中国价值观,在中国的领导下,各个国家平等共处,共生互利,中国要在这种新型的国际秩序中,追求可持续的长期霸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变法和失败变法——成败的缘由和启示】

  前面讲商鞅变法成功的五个要素:固权、立威、立信、惠人、渐进。其实这也是所有成功的变法都应该要有的要素。
  可以说,成功的变法都是一样的,失败的变法各有各的失败。
  既然讲到变法,顺便就把历史上的几次主要变法简要谈谈,做个对比和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变法和失败变法——成败的缘由和启示】

  历史上有成功的变法,例如商鞅变法,张居正变法,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
  历史上几次不太成功的变法,例如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建国之后的人民公社。
  对比这两类变法,可以看出成功变法的一些基本规律。

  变法不是做学问,不是谁的学问大,谁的变法就成功。变法不是考试,不是谁的分数高,谁的变法就会成功。
  变法是利益的重新调节和分配,是需要全民参与的一项社会活动。
  成功的变法,要具有一下几个特点:
  第一,变法的目标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必须能够使社会更健康
  第二,变法的内容要简单,要便于官员执行,更要便于老百姓理解。
  第三,如果变法的内容很多,那就要分开来分步实施,从最基本、最容易达成共识的地方先入手,纲举目张,一步步走下去,就豁然开朗了。绝不能以悬梁刺股的方式硬推变法。
  第四,变法者本身要有巩固的权力,并在变法过程中不断利用成功的变法来进一步巩固权力,权力到了什么程度,变法才可以到达什么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第一条:变法的目标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必须能够使社会更健康。
  这是变法的方向问题,是路线问题。
  商鞅变法,是为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争霸中原。王安石的变法也是为了富国强兵,充裕财政,消除边患,张居正的改革也是如此,戌变法也是如此,大的历史使命是工业化。那个时代的领导人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改革开放初期的最大使命是国家的富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那个时代的领导人也做到了。
  这些改革都满足了第一条。
  再来看看前苏联的改革。
  前苏联的改革是没有抓住改革的要害。前苏联的重工业非常好,只是轻工业不好。没有轻工业的配合,单是重工业,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太低,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太差,造那么多坦克也不能当饭吃。如果要改革,只要下点力气去抓好轻工业即可,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前苏联却偏偏优先去改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很快让老百姓的生活受益,生活用品原来短缺还是短缺,原来排队还是排队,反而搞乱了人心。这时西方趁虚而入,鼓动私有化。特权阶级也希望借着私有化的春风,为已有的权力去寻找更多的财富,再传给子女。
  结果,前苏联的改革完全迷失了方向,变成了一小撮人巧取豪夺国家资产的浩劫。这就是前苏联改革和后来的俄国改革失败的原因。
  所以,前苏联的改革就属于不符合第一条。改革的方向都错了,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卢泰然 提交日期:2012-04-24 19:39
  【成功变法和失败变法——成败的缘由和启示】

  再来看第二条。变法的内容要简单,要便于官员执行,更要便于老百姓理解。
  变法一旦开始,参与的人非常多。你能不能让大家都正确理解,能否让操作人员能否简单学习就能正确操作,这种“可操作性”“易用性”非常重要。政治家的大智若愚就体现在这种地方。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的内容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实行这种办法,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一条鞭法”的好处是:执行简便,官员难以作弊,老百姓得到更多自由。
  这里我再一次强调我的大历史的三大规律中的第三规律“自由最大化”规律。符合这条规律的,都会有生命力。违背这条规律的政策,都是历史中的逆流,很快就会被废弃。
  王安石把变法当作学术研究。他精于研究新法条例,但是搞得太复杂。一旦复杂了,执行起来就不得不做很多变通,一旦做了变通,就偏离了新法的本意。王安石的很多新法就是这么失败的。
  同时,新法的内容主要是王安石个人研究成果,其他人——例如司马光苏轼等人——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建议,王安石一般不能认真听取。他自以为最高明,师心自用,自我孤立起来,把很多人都推向了反面,使新法失去了很多可能的支持者,反而增加了很多反对者。等到王安石中途离任的时候,他原来的助手韩绛、吕惠卿等人继续执行,这些人和王安石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也是师心自用,无谓地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给新法实施造成阻力。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水至清则无鱼,沧海不择细流乃能成其大。必须尽量团结支持者,孤立反对派,否则执行起来走样,这样的变法很难成功。
  更复杂的是王莽的变法,说来话长,这里就不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7-3 17:32 , Processed in 0.041894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