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umaoyue

中国的复兴不符合西方利益,双方都在准备摊牌(zz)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4
  当前搞人民币互换,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解决第三世界国家的流动性问题的同时,也能部分缓解了中国超发的困境。人民币超发的根源也是因为贸易盈余与热钱涌入太多,所以才超发,当然4万亿投资对超发也功不可没。如果我们守在家里,严防死守,那是非常被动的。现在人民币走出去,反而“别开生面”,打开了一个广阔天地。
  人民币这种做法,就是在挖美元的墙角。下一步中国就该计划在金砖五国框架内或者上合框架内建立类似于世行或者货币基金组织一类的机构。那时候我们在里面有足够的话语权,也就是我们放开人民币的最佳时候。
  现在人民币刚开始走出去,应该还没形成健全的货币体系,到上合银行出台之日就是中国货币体系形成之时,不久也是美元霸权终结之时,上合银行那时必雄居世界货币之首,中国人民币如借“上合”走出去,那么人民币距离世界主要货币,就为期不远了。
  人民币的这条国际化道路,就是教课书上没有的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几天,有好几位朋友拿春秋战国来类比当今的国际形势,里面有个基本内容我要澄清一下。
  春秋战国的最主要区别是:
  春秋的战争,主要目的是争霸。战国的战争,主要目的是兼并。

  春秋时期,虽然也有兼并,晋国楚国获利最多,但是总体上是“尊王攘夷”,目的是为了获得霸主的地位。中小国家还能依附大国而生存。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战争是以兼并为目的,也不再尊奉周天子。最后的结果就是天下一统。

  当今国际形势,更像春秋呢?还是更像战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不一样的帝国——产业帝国与金融帝国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了解实业的人都知道,把实业做好那还真是不容易。
  先不说创新这种时髦而又容易失败的企业行为,即使在风平浪静的市场环境下,把纯利润做到20%以上的行业极少,这样的行业能够持续获得20%纯利润的时间也很短。
  电脑行业在80年代还不错,到了90年代中后期,毛利迅速下滑到15%一下,纯利润下降到5%以下。国内电脑业最大最成功的联想集团,在2000年以后的毛利一般在12%左右,纯利在4%左右。稍微没做好,还可能亏损。真够闹心的。
  好在电脑行业周转速度快,联想的周转速度大约是一年6次。所以投资回报率还算不错。完全是依靠精细化管理来提高赢利能力。

  国外的航空业、汽车业也曾经经历过类似的过程。到了后来都是依靠精细化管理、靠压缩成本来实现赢利。一旦刚性成本比例提高,企业就进入无力扭亏的下降通道,再也回不来。美国那么多的航空公司、汽车公司亏损倒闭,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像通用汽车这种公司,在90年代,赢利就已经不再是依靠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而是靠汽车贷款部门的金融收益来维持整个集团的赢利。

  上面这一大堆,我想说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不一样的帝国——产业帝国与金融帝国的本质区别在哪里?】-2

  上面这一大堆,我想说什么呢?
  我想说的是,做实业挣钱不易,需要人付出长期努力,稍微做不好,很快就会失败,风险不小。
  但是实业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巨大的。首先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鼓励了人们的创新意识、勤劳工作精神等。还刺激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个话题就不多说了。反正就是一句话:实业是一个社会能够健康运转的根基。
  在农业社会,农业、手工业就是最主要的实业。在工业社会,制造业是最重要的实业。

  在金融行业,30%的毛利,那是最起码的起步价,只能把费用摊平,再低根本就不会有人做。
  通常情况下,没有50%的毛利的投资回报,在金融机构看来,完全没有吸引力。
  金融机构的利润,是靠钱来生钱,这种利润的最终来源是什么呢?是某种实业吗?
  肯定不是,没有哪种实业能够提供如此高的毛利。
  那是什么呢?
  只能是“博傻”的金钱游戏。
  于是大量的金融创新出现了,而且这种金融创新与实业完全不相关,是纯粹的金钱游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不一样的帝国——产业帝国与金融帝国的本质区别在哪里?】-3
  几十年来,西方实业家们纷纷将生产转到劳动力、设备和材料都更廉价的发展中国家,他们本国的制造业不断被掏空。与此同时,中产阶级也萎缩了,原因是金融驱动型经济产生的收益都到了“华尔街”手里,财富急剧地向有钱人手里集中,逐渐演变出1%的人群和99%的人群,这个国家分裂为富人和穷人。
  在产业帝国的定位下,中国的金融创新和欧美的金融创新有着本质的区别。欧美金融创新的核心是金融自身服务,是为了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搜刮财富,金融衍生产品的最大受益人就是资本集团本身,而不是该国政府、不是普通老百姓。
  但中国金融创新的核心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现在和将来,中国的金融都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在中国,这一点是有可能做到的,因为中国的金融财富不是控制在资本家手里。
  这就是中国作为产业帝国,与美国这样的金融帝国的本质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不一样的帝国——产业帝国与金融帝国的本质区别在哪里?】-4

  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与美国的产业空心化是同时发生的。很多人以前总是拿耐克这样的企业来说事,以为美国人的利润高,中国人的利润低。其实,本质不在于耐克这个公司与中国工厂的利润高低,而是钱被谁赚走、以及这些钱被拿来做什么事。
  例如,美国人在中国设厂,中国来料加工,辛辛苦苦的工作,生产成本是950元,工厂以1000元卖给美国公司。美国公司拿到美国后,以1800元卖出。中国工厂的利润率是5%,美国公司的利润率超过40%。中国的利润似乎特别低。
  其实呢,分析一下成本构成。中国的5%的利润是工厂的老板赚走的,其他的950元则包含了工人工资、水电费、运输费、政府税收、工厂厂房租金等,这意味着很多人的就业机会,工厂附近的餐饮和住宿的生意机会,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
  利润低,其实是老板的利润低,而这些老板原来没有这个生意的时候,也没有这个利润。如果他们能找到更多的赚钱生意,自然不会做这个生意。既然做这个生意,肯定是因为这个生意比其他生意赚钱多。所以这个生意对这些老板来说,肯定是有得赚的。当然,今后设法产业升级,那是另外一回事。饭还没得吃,却要说“何不食肉糜”,是很不着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不一样的帝国——产业帝国与金融帝国的本质区别在哪里?】-5

  再来看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就没有了,与此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就不可能搞了,只有原来的零售批发的工作机会仍然存在。利润的大头是资本家个人拿走,资本家个人赚的钱肯定比原来多,因为中国的成本更低。那么原来美国的那些制造业工人怎么办呢?新的就业机会从哪里来呢?如果没有就业机会,政府就要拿出钱去提供救济,此时,赚了大钱的资本家不会把自己多赚的钱拿出来分给失业的工人。政府收入减少、支出还要扩大,还要继续背着原来的高福利的财政包袱。假以时日,政府的财政还能健康吗?
  当然,由于工厂减少,环境污染会得到改善。但是,好的环境不能当饭吃。现在希腊人,就是面对无敌美景挨饿,那种感觉很爽吗?
  西方经济学把工人工资看成生产成本,而中国是把工人工资看作利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中国是产业决定论的思维,以解决就业(也就是人民的温饱问题)为第一要务。而私人资本家肯定只承认揣进自己兜里的才是利润,至于国家的失业率什么的关我鸟事。
  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结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不一样的帝国——产业帝国与金融帝国的本质区别在哪里?】-6

  欧美资本家逐利的本性,导致的后果就是他们本人的财富增加,但是国家实业被掏空、失业人数增加、中产阶段萎缩。
  当欧美资本家通过转移实业,让自己有了更多的钱之后,这些国家的富人集团的财富整体增加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首先是人口财富结构上,两极分化日趋严重,1%与99%两个集团日趋明显。
  其次,巨大的财富流入,必定需要投资机会去生利。而且这个“利”必须比实业的利润还要高才行——而他们实业已经暴利了。于是催生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大量出现。这些追求巨大赢利的金融衍生产品,几乎与实体经济毫无关系,纯粹是金融游戏,在击鼓传花的过程中博傻,谁最后接棒,谁就是这个最傻的人。
  由于美国金融集团控制了整个世界的金融主导权,他们既是参加赌博的人,又是庄家。由于自诩能够控制市场,所以他们就自然而然减少了对风险的控制,放任高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大行其道、放任金融杠杆的扩大,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能追逐到极高的赢利率和规模巨大的资产回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umaoyue 于 2013-3-6 16:21 编辑

2012-08-17 17:04 

【完全不一样的帝国——产业帝国与金融帝国的本质区别在哪里?】-7

  当前中国已经有了很多不妙的态势。比如,珠三角、长三角大量实业家已经远离实业,很多本来或潜在的实业资本正在变成金融资本。
  为什么呢?因为中小企业的实业生产所能获得的收益,根本无法满足民间资本欲望的胃口,融资价格谈不拢,自然会导致这个“两多两难”问题——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民间资本多,投资难。 金融赚钱越高效,一个民族的实业精神越完蛋。
  我们过去二十年来的所谓金融创新,不过是照搬照抄西方金融的做法,而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依据中国实体经济需求的创新。比如股指期货,它的推出到底为了什么?实体经济是否需要这样的产品?对投资者投资、上市公司融资、股票市场定价到底有多少帮助?实际上,它所发挥的作用,不过是金融市场上多了一种玩法而已。实业家和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对此毫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一市场的存在没有熨平市场波动,反而放大了市场波动,甚至扭曲了资本价格。
  国内的股指期货,仅仅是金融领域、金融人士的需求,而不是实体经济的需求。这就是我们错误地学习美国金融创新的一个案例。
  为什么发达国家过去30年不断金融创新?基本初衷就是为了让金融不断地自我循环下去。让闲散而庞大的金融资本,能够通过这种自我循环、与实体经济毫无关系的金融游戏赚大钱,同时有货世界各国把钱投入到这种游戏中。而美国资本集团既是运动员、又是庄家,就可以大捞特捞。美国实实在在的次级按揭贷款不过1万亿美元,但由此派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总值高达60万亿美元。这就是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其后果,不仅不会让一个国家的有效资金得到有价值的利用、还会导致金融体系本身的崩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6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非理性经济制度理论的极权博弈变奏,人民币的升值之日,即是美元的全面贬值之时。美国借赖账以重振经济,迫使人民币升值是必然选择。从某种意义上,中国要浓缩国内货币的膨胀压力,同样也需要就借助“明升实贬”路径。
  因此,单纯地从货币或金融层面论及奥巴马政府及国际社会威迫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实际意义。在汇率游戏的桌面下,“舒默议案”更能接近事实的真相。《美国需要一个制造业政策对抗全球竞争》的建议,期待于奥巴马政府如何恢复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这里忽略了两个前提,一是美国不是政策驱动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美国制造业的沦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几乎毫无关系。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源于美国全球化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体系的形成:美国把含金量最高或产业控制枢纽的最高端放在了本土,而把价值最低、污染和资源浪费最严重的中下游倾泻到新兴经济体。

  这一全球化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和完善,承载着美国经济极权战略役使全球的深层使命:通过贸易保护规则等做掩护,以产业链上游绝对控制和下游销售终端规模化制胜,实现对世界的产业定价权。通过不同形式的行权手段,掠夺和控制处于产业组合劣势的国家和市场的财富。假设没有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连锁反应,美国制造业的这一尴尬境地仍将被长时间掩盖。华尔街金融震荡不但动摇全球金融业,也震撼了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所有国家和市场。中国首当其冲,美国也被捎带。如同美国任意放大日本丰田召回事件的影响一样,130位议员的“情愿书”,同样是美国安抚或蒙混老百姓的花招。只要稍微冷静一想,美国人民就会发现,所有来自中国的商品,大多数贴着欧美的商标。中国人民只是从中赚了点血汗钱,而这些被制度性阻断的“酬劳”最后还换成了美元“垃圾”。

  与此同时,所谓美国制造业的沦落,使以“底特律们”为代表的阶层丧失了就业机会,始于美国信贷驱动模式的难以为继,累及实体经济陋相毕现,最终又回到了金融或货币问题本身:结果就是只能再从金融或货币寻找突破口。

  而中国在减轻或化解汇率或人民币升值压力方面,最根本的是本土的国家产业投资战略铺陈,而不是临时性的讨价还价。假如说市场不是政治,那么产业肯定是赤裸裸的极权政治的化身。未来世界想要最大限度地相安无事,建立平等合约体制下的多极世界,是最优选择。

  中国的虚象崛起,不管情愿不情愿,都已经成了美国的“靶子”。别的国家,则乐于坐山观虎斗,然后从中进行机会性渔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不一样的帝国——产业帝国与金融帝国的本质区别在哪里?】-8

  中国作为产业帝国,必须避免美国式的金融帝国的错误道路。正如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不可避免必须脱离西方教科书的误导一样,中国产业帝国的金融创新也必须始终围绕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而绝不能向欧美那样为金融而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现实需求。
  也就是说,作为产业帝国的中国,我们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帝国的美国的金融创新有着本质的区别。欧美金融创新的核心是金融自身服务,但中国金融创新的核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
  否则,产业帝国最终也会滑向金融帝国的失败老路,去犯美国曾经犯过的所有错误,最终也是中国的金融街控制国家、人民沦为99%。
  中国产业帝国的道路,必须还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三个一体化”以及在全球的“海外屯田”的道路,以及内部持续的产业升级的道路,围绕这三类经济活动的金融创新就是中国需要的金融创新,这种金融就是产业帝国所需要的金融。中国不能学习美国金融帝国模式下,自娱自乐地、掏空实体经济式的、掠夺式的金融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制度改革要符合五家共治精神和三大历史规律】
  最近大家谈论制度改革比较多,从今天开始,我也把主要精力转移到这个问题上来。
  在开始漫谈制度改革之前,我还是想提纲挈领地对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做一个说明。目标和方向明确之后,再开始漫谈或讨论具体的一个个问题。
  我前面讲了五家共治和三常主义,还有大历史的三大规律。未来的制度改革应该和五家共治的精神相符,也应该与大历史的三大规律相符。五家共治和三大规律应该能够体现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中,否则就成了空对空、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么如何把五家共治和三大规律体现在制度设计中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制度改革要符合五家共治精神和三大历史规律】--“五家共治”与制度设计
  五家共治,其实不是专指这五家。而是把五家看作一个五维的结构,这个五维的结构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
  数学里面有坐标系,平面是二维坐标系,空间是三维坐标系。狭义相对论是四维坐标系。这些坐标系在自己的界定领域内是完备、自洽的。
  五家共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的五维坐标系。包含了文化、哲学、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个结构基本是完备的,而原来的“外儒内法”则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这个缺陷就是过分贬低个人和草根阶层的利益,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价值诉求都遭到打压,这对社会发展非常不利。
  在五家共治的每一维度,五家只是最好的代表,但是这五家思想之外,都还可以继续增添内容,使其更加丰富。这个丰富的过程,是没有穷尽的,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也是有活力的表现。
  增添的内容,既可以是中国传统的,也可以是西方的,还可以是其他各国各地的文化,兼收并蓄,来者不拒。
  但是这五个维度是中国的,是中国文化的,也就是说这“五个基本轴”是中国的,这就保证了未来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改良是“以我为主,以人为辅”。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外国有价值的东西也很多。我们只需要做一个好的“书架”,设计好抽屉,把这些古今中外的好东西装进去就行。五家共治就是这样的一个“书架”,有很多抽屉,容量很大,什么东西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抽屉。
  具体如何增添内容、如何把理论的文化的东西与现实中的利益困扰结合在一起,并推动社会的进步,这都是长期而复杂的大众工程,而不是少数专家精英的工程。

  下面先看两张图,然后再深入讨论。
  这两张图都是五家共治的示意图,每个图中的“五家”合起来就是“五家共治”的完整结构。两张图的区别是:“中心”分别是道家和法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图,以道家为中心的“五家共治”示意图
   11479465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11479483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张图,以法家为中心的“五家共治”示意图


   11479494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两张图中,每维的内容都是一样,区别是,一张图是把道家放在中心,另一张图把法家放在中间。没有其他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制度改革要符合五家共治精神和三大历史规律】--“五家共治”与制度设计2

  这两张图中,分别概述了五家共治思想的基本特点,他们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五家就是五维,五家共治形成一个共同的体系。
  在法家为中心的图中,把法家放在中间,因为法家在五家中,最具社会意义和操作现实。法家研究和关心的内容就是我们在社会中直接看到和接触的国家体制、组织规则、法律人事、利益分配。
  把法家放在中间,我想表达的意见是:法家在政治实践中,要同时吸纳其他四家——也就是四个维度——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要求,而不能有所偏废,不应该只吸纳儒家思想,轻视其他三家。因为其他三家是儒家无法包含替代的。
  法家设计的社会制度,如果能够充分考虑社会中大众的利益、小民的利益,能够对官僚权贵加以必要的监督和遏制,那么这种制度就是“接地气”的制度,是好制度。
  如果法家设计的制度,只是为权贵服务,那就是一个短期有效、但是长期却危机四伏的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制度改革要符合五家共治精神和三大历史规律】--“五家共治”与制度设计-3

  在“道家在中心”的图中,道家居于五家的中心,这么画的原因是:道家的哲学是中国古代所有诸子的哲学之根。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
  按照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的说法,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
  诸子所研究问题和方向虽然各有不同,但是诸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哲学和逻辑的脉络都是融于道家的,甚至就是从道家思想中发育出来的。
  所以,在这张图中,把道家放在中间,另外思维围绕道家,形成一个自洽的五家共治结构,这种自洽是哲学的自洽,是世界观的自洽,是对社会和自然运行规律的认同。诸子之间的自洽,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丰富性。
  我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本质是“虚核富体”。虚的核,某种意义可以看作是道家思想的核,这个核似乎是虚的,却又是实实在在地发挥了统领纲要的作用。富体,就是诸子和其他文化艺术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多元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制度改革要符合五家共治精神和三大历史规律】--“五家共治”与制度设计-4
  五家共治也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出来,如下图所示:


  杨朱、儒家、墨家,分别从个人、家庭、大众(草根阶层)的角度看待社会,并形成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们组合在一起是一个很好的“大圈”,很全面,而且缺一不可。
  道家则是诸子的哲学根基,提供内涵丰富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同时,道家的“道”也是价值判断的依据。道虽然难以明言,但是大家可以意会。不合乎“道”的法令、秩序、组织…都不能被认为是好的。
  法家的作用则是具体的政治实践。以“富国富民强兵”为最高目标,以现实主义、操作主义的方法,在具体制度设计、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法家在政治实践方面最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这都是由于法家具有现实主义和操作主义的特点。
  上述五家以这种方式组合为五家共治,共有三极。其中杨朱、儒家和墨家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大的整体,作为三极中的一极。

   11482208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7-6 02:16 , Processed in 0.03767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