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umaoyue

中国的复兴不符合西方利益,双方都在准备摊牌(zz)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谈改革——成功的改革都是操作主义的,而不是理论先行】

  历史上的所有成功改革都是操作主义的,而不是事先发明理论、再“策划”一套纲领。
  人的智慧有限,所以很难未卜先知,超越时代的常识智慧。这就是改革很难是理论先行的原因。
  人又是很有智慧的,可以吸收过往的成功经验来解决当前的棘手问题,即使改革方案不完美,也可以在后续改革中继续完善,至少比无所作为要好。这就是为什么成功的改革都是操作主义的原因。
  操作主义,能否操作好,还要看改革者的政治智慧和判断力。书呆子搞不好改革,急性子也搞不好改革,私心太重也搞不好改革。

  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制改革就是一个操作主义的成功典范。当时政府面对的困难是,大小贵族和老百姓开发私田,私田不合法,所以他们隐匿私田不报,同时也不纳税。“初税亩制”的改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承认私田合法,另一方面要求公田私田一同纳税。政府增加了税收,下面的人的行为也被追认为“合法”。上下双赢,所以,初税亩制很快被各国所模仿。鲁国的初税亩,后世被看作我国农业税征收的起点。

  “县”的设立,也是起源于春秋时代。君主在新增领地中设立“县”,由君主直接领导,而不是分封给卿大夫,加强了中央集权。楚国第一个设立了“县”,后来各国君主纷纷模仿,甚至世家们——例如晋国的六卿——也在自己的封地里面效法,建立了类似的行政单位,目的就是不想把土地分封给手下。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把“世卿世禄制”改为“官僚制,”提高君主对领地的统治力。

  商鞅变法的几乎全部内容,虽然看上去洋洋大观,非常系统,但也不是“理论先行”,而是关东诸国早就实际操作过,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秦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盘照搬,再增加了一点创新,形成了耕战结合的军国体制。

  唐玄宗时期的“救时宰相”姚崇,一上任就提出十条政治革新主张,就其内容而言,也不是理论先行,而是采纳历朝历代治理经验,再根据时弊而做出的取舍总结。

  改革开放的初期,国穷民穷,老路走不下去了,于是小平同志“反其道而行之”,融于国际经济循环,实现了国富。小平的理论,其实就是不要理论,尤其不要原教旨主义的理论,先“操作”起来再说,在操作中改进完善。

  今后的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只需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一边操作,一边改进,并不需要什么先进理论,也不需要基于某种理论的顶层设计。
  所有在历史上站得住脚的社会理论,都是事后才出现的。成功的实践总是要早于理论的形成,好的理论都是对成功实践的总结和提炼。
  顶层设计,当然是需要的,但不是基于理论探索的顶层设计,而是基于操作主义的顶层设计。从现实中的问题入手,哪里有问题,就改哪里;哪里问题严重,就改哪里。从问题入手,通盘考虑,形成一套初步做法,这就是顶层设计,再边走边改。而绝不能依据某种先进理论,或者所谓的普世价值,照搬照用,称之为“顶层设计”,这是书呆子道路,也是“邪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谈改革——成功的改革都是操作主义的,而不是理论先行】-2

  操作主义是工具、方法、技术层面的,操作主义还不是改革的灵魂所在,那么操作主义的灵魂是什么呢?
  操作主义的灵魂就是信仰!
  灵魂就是操作主义的前进方向。
  纵观所有经济学说,都有一个必然的逻辑利益出发点,这就是利益取向。如此,经济学的逻辑就延伸到利益的逻辑;利益的逻辑再延伸,就是权力的逻辑;而权力的逻辑继续延伸,就是政治学。

  如果你信仰弱肉强食是天经地义,那么就搞彻底的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就搞权钱结合,就给有钱人减税,穷人就让他受穷吧。
  如果你的信仰是共同富裕,那么就要搞社会主义、搞藏富于民、就要遏制资本或权力的无休无止没有边际的扩张,就要让穷人的日子过得更好,要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十八大刚开完,选择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今后的操作主义,就要在共同富裕的方向上去改革,改革的目标就是共同富裕,在能否走向共同富裕的方向上选择操作主义的政策工具。改革是否成功,要看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否实现来检验。
  这就是我赞同十八大会议精神的原因。
  只要方向选择好了,具体问题的解决再难也不难,有操作主义吗!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相信:困难不可怕,人的智慧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如果你相信大众史观,那不妨保持谨慎乐观!
  你看,汇丰不是要从平安保险撤退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国之法和三常主义的第三原则】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项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补偿和奖励。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重返故国。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很有钱。有一次,他去国外做生意的时候,赎回来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因为他自己不差钱,也愿意为国分担赎人的财政负担。
  孔子知道后,不但不表扬子贡,反面批评子贡。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是树立人们心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恻隐之心,只要他肯去救赎同胞并带回国,那他就完成一件善举。事后国家会给他补尝和奖励。让这个行善举的人不会受到损失,而且得到大家的赞扬,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
  孔子认为:子贡的所作所为,貌似是崇高的品德,但却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往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国人指责,责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这些人就会放弃救赎落难的鲁国人。
  后来的事实确实正如孔子所料,很多落难的鲁国人再也无法返回故土。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孔子的智慧、通达,他能够洞察人心的常理和常情,绝不是宋儒那样的刻板、偏执、极端、不通人情、假道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国之法和三常主义的第三原则】-2

  从“鲁国之法”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三常主义的重要意义。
  三常主义的第三原则是“标准性原则”——标准的“不就高”“不就低”原则。也就是说,做人的道德标准,或者做事的目标选择,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适度。标准太高则假,标准太低则乱。
  过高与过低,如同极左和极右,都是有害的。特别是过高的标准,听起来似乎更好,其实欲速则不达,乃是“大伪”。凡事物,一旦脱离真实,即使短期内能饮鸩止渴,最终必会走火入魔,发作之时,无药可救。中道行之,才是大道。
  儒家学说在中后期主要发挥有害的作用,为什么呢?因为它把一切都伦理化道德化,然后提出特别高的要求特别高的标准。其实,在儒家出现之前,中国人也是忠君、也是孝顺的,做得很好;在没有儒家学说的其他国家,那里的人民难道就没有忠君孝顺的意识吗?
  其实这都是人的常情,都是与生俱来。虽然这种感情和行为是常情、常理,但是优于特别重要,所以再格外提倡一下也是必要的,不是坏事,但是也许是儒家要证明它是最好的,所以就把标准定得特别高,似乎定得越高,才越显出它们的价值。
  后来很多其他的主义也有类似的特点,把标准定的特别高,或者定得特别严格,高到了超出常情常理的地步,严格到了超出常情常理的地步。结果就是大家都做不到,只好不做,或者做个姿态并不真做,反而导致了道德滑坡。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历史,就会发现,只要提出特别高道德要求的社会里面,实际的道德水平反而非常低,甚至非常伪善。看看文革时期的共产主义道德所导致的全社会灾难。
  其实人有共性,也有个性,价值取舍大同之外,也有小异,宽容应该成为道德的基石,应该允许每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道路。只要不突破底线,就尽量持宽容态度。这样才能造成多元化丰富自由谅解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才能和谐。卫道士像看守长一样地维护道德,哪里会有什么和谐可言。
  做人的标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做事的目标也是如此,不能太高,不能太低。
  所有的骗子,无论是企图窃国的大骗子,还是企图骗点小钱的小骗子,他们都非常善于忽悠。通常的做法,是给你一个特别美好的前景,有时候还需要引起你的恐惧感以增加他们的说服力,最终的结果都是让你在现实中付出代价,这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采取对未来过高的期望和对现实过低的评价,这两种手段,交相呼应,来达到欺骗的目的。违背了常理常识的美好未来一定是虚假的,违背了常情的善意一定暗藏阴险恶毒的目的。
  坚信三常主义的“不就高不就低”原则,我们就可以少上别人的当,不要轻易被人忽悠,就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加从容坦然、多一点幸福感,同时还能劝自己去奋斗,给自己多一点目标,给别人多一份宽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谈改革——成功的改革都是操作主义的,而不是理论先行】-续

  当今中国,极左谈改革,开口就是回到原教旨主义的路线上去,他们总是说路线、说经典的社会主义模式,实际上,极左们从来就既不懂马列理论,也不信仰社会主义,他们都是权力崇拜者。
  极右谈改革,开口就是普世价值,一切以美国为典范,似乎中国只要全盘照搬美国,中国的一切国内国际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实际上,极右们极其无知,他们根本不知道美国是怎么发家的,也不知道普世价值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极右们或者是把无知当个性,人云亦云,或者干脆就是带路党。
  实际上,一切模式都是后来形成的,政治家都是面对当前问题,拿出政策、提出解决办法,让这些政策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其副作用在将来再慢慢化解。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在图纸上画出来的。
  世界上本没有会让人人满意的绝对正确路线、绝对完美制度。每种好的法律、政策、制度都只能在一段时期内发挥积极作用,时间一长,就会背离初衷,各种副作用冒出来,最终走向反面。这时就要推出新政策、新制度了。流水不腐,改革常新。这就是我在三常主义的此时彼时原则中所强调的——一切好的事物,也只是在特定时期内、特定条件是好的,其性质绝不是永恒不变。这就是成功改革都要操作主义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星尘 4437楼
  补一句。
  说没落是对的。
  因为我们曾经被全世界仰视。
  现在我们还在仰视西方。
  -----------------------------
  死的文化,都在书本上,永远都存在。
  活的文化,载体是人、人的习俗、人的行为。
  只要大家都认可,那这种文化就存在;大家都不认可,这种文化就是衰落了。

  文化的传承和繁荣,既需要大众,也需要大师。
  把当代与民国时期比较,当时有很多学贯中西的大师,但是当代则没有。只有于丹、余秋雨之类的文盲半文盲在冒充大师招摇过市。
  当代胜过民国时期的,不在于大师,而在于大众。当代的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自信,要远远超过民国时期的大众。

  等到将来中国再出几个大师的时候,则标志着中国文化全面的复兴。
  大师是标志,是王冠上的钻石。但是发挥决定性力量的还是大众,这是大众史观的基本观点。
  只有当大众信仰中国文化的时候,中国文化就能复兴、繁荣、传播;否则就会衰亡。
  有了大众对文化的认同,什么时候出大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时间是好东西,时间能解决很多问题。
  产生大师和文化繁荣的背景,是中国国力的增长,这个背景是决定性的。而这个背景的产生和持续,都是因为大众的有效劳动的结果。

  又是大众史观,又是产业决定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家共治”批判“于丹式”的自虐献媚】-1

  于丹谈论语,一时之间造就了一个明星般的文化学者,这是当代浅薄的文化界和庸俗的舆论界所制造的又一个闹剧。
  于丹所谈的论语,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读;于丹所宣扬的精神,与孔子思想精神完全背道而驰。于丹是一只完美的苍蝇,于丹式的思想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自虐”和“献媚”。自虐是让老百姓自虐,献媚是向权贵阶层献媚。批判于丹的谬论,以正视听,是一件不能不做的事情。

  在批判于丹之前,要先从孔子讲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家共治”批判“于丹式”的自虐献媚】-2

  孔子的理想制度是西周初期的封建制,社会秩序井然,君主、贵族、平民循规守礼。先不说孔子的理想是否符合社会变化的客观规律,至少孔子是有理想的,而且他遵循这种理想本身,是出于对理想的信仰,而不是籍此卖身投靠权贵、不是籍此让自己博取荣华富贵。
  孔子从政开始于鲁国,孔子在政治上支持国君,但是鲁国政权却被“三桓”所把持。孔子试图通过“堕三都”来削弱三桓的权力,不成功而被迫去职。孔子在鲁国的政治实践失败。
  孔子去齐国游说齐景公,当时齐国的国政也被几个世家把持,其中最大的是田家。孔子“君君臣臣”的那一套,齐景公很感兴趣,但是齐景公无力夺回世家的权力。同时,孔子“君君臣臣”,不仅强调了大臣要有臣道,也要求君主要有君道,这也不为国君所喜。
  后来,孔子周游卫国、陈国、蔡国等列国。这些国家都是濒临灭亡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君主也都是腐朽透顶的君主,他们哪里还有治理国家的理想。自然不会对孔子的政治理想感兴趣。
  只有新兴国家、或者新兴国家的世家们——例如晋国的韩魏赵等卿大夫——在政治上朝气蓬勃,有可能任贤用才。但是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去辅助君主,反对卿大夫僭越周礼的专权,即使他们想用孔子,孔子也不愿意为其所用。
  孔子在政治实践中的失败,是为他的政治理想殉道,而不是孔子缺乏做官的机会和条件。孔子成为“丧家犬”不是孔子的耻辱,因为孔子不是投机分子,孔子周游列国不是为了个人富贵而去奔走权门。孔子有高贵的政治人格,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中所包含的“君道”,要求君主行仁政,而不是一味地享受权利。这种思想到了孟子,更加发扬光大,孟子直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的这个表态,让后世的明太祖朱元璋很不爽,竟然从孔庙中,撤掉了孟子的牌位。殊不知,这也是孔子的思想,只不过孔子没有孟子表达得这么清楚直白而已。
  孔子从来没有单方面要求老百姓逆来顺受,孔子从来没有要求老百姓单方面服从政府和君主。
  孔子政治理想,就是一种民本思想。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这才是孔子的本意。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但是有了“君”之后,就要“君君臣臣”,君行仁政,君守君道。
  而孔子的“君君臣臣”是要求通过稳定的阶级等级和社会秩序。来实现民本政治。
  很多人看到孔子说“君君臣臣”,就以为孔子是统治阶级的帮凶,这是他们对孔子的误解,是他们的错,是他们没文化,而不是孔子的错。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所以失败,是由于他无视了政治中的现实性,是由于他低估了人性中的不安分、不知足、不自律的天性,这反应了孔子对社会认知上的呆板,又何尝不是孔子个人品质太好的原因。
  孔子有高贵的人格,他是为政治理想而奋斗,是为整个社会的有序繁荣而奋斗,而不是为了他个人做官而奋斗。虽然孔子的政治实践失败了,他的政治理想很多也脱离实际,但是孔子的政治追求和政治立场,孔子的理想主义和批判性,都值得后世思考学习。儒家的理想主义和批判性是儒家思想的灵魂。
  这正如毛主席晚年的政治实践虽然失败,但是他在这种失败的政治实践中所希望实现的政治理想仍然是可取的,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特别当前社会中,权力与资本勾结,国内与国外勾结,形成了庞大的权贵利益集团,如果不遏制他们的膨胀,则中国社会的不公平只会愈演愈烈,大多数人的贫穷化就不可避免,这正是主席当年所试图避免并为之奋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插播一段:

  信任总理将要推动的改革:
  大幅缩减发改委项目审批权。中国发改委被人戏称“小国务院”,其中原因就是因为它具有非常繁多和严格的审批权力,许多地方和工商产业项目,能不能建设上马,都需要得到它的审批。这样许多投资项目其实都被拖延和取消了,这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和打击是非常大的。
  今年5月,广东发改委主任李春洪就在一个论坛上说:“我调查了6个项目,按程序来走,把所有的审批程序走完,需要310天,如果企业都这样干,黄花菜早就凉了,市场机遇早就没了。所以下一步的改革首先要大大减少审批程序。”

  减少价格管制。说起来,我们改革开放已经30年,正式确立走市场经济道路也近20年,但在很多领域还是存在价格管制现象,这实际上极大扭曲了资源配置,并不利于节约资源和发展生产力。比如城市自来水、居民用电、柴油价格、春运火车票、医生诊疗费、出租车价格,这些都是受政府干预和限制的。

  在改革方法上,李克强的主张也十分务实准确。李克强说:“改革要既有顶层设计,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我想这里的重点,应该是“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李克强说:“中国这么大,改革不搞先行先试吃不透,这也是我们30年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先行先试当然要探索,探索过程中,要扫雷,要排除荆棘,也可能被荆棘挂住,要有及时调整和纠错的机制。”

  ——————————————————————

  评论:
  在改革内容上,正如我们前面曾经说过的:分权散财。
  分权,主要是指横向分权,就是政府向民间分权。当然,也包括部分上下级之间的纵向分权。
  散财,主要是政府向民间散财。

  在改革方法上,是操作主义优先。从具体问题入手,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等待一个全面的改革策划案出台之后再改革,那就什么都耽误了。改革从来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试验出来的。

  对新一届政府的改革之路,我比较乐观。
  正确道路上的改革,即使犯一点错误,也是不可怕的。大胆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家共治”批判“于丹式”的自虐献媚】-3

  下面开始讲讲于丹。
  (1)于丹对《论语》的错误定位
  于丹对《论语》的一个总体性的理解和评介:“说白了,《论语》就是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大概也是她的《〈论语〉心得》的主旨所在。
  但是《论语》的主旨在于“修齐治平”,在于治国平天下。按照孔子的理念,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先决条件,只有修身齐家,才能克己复礼,才能君君臣臣,才能治国平天下。
  孔子在政治实践失败之后,退而教学,培养人才。孔子《论语》的目标,是培养符合儒家道德要求的人,再让这样的人入世,以实现儒家“治平”的政治理想。《论语》本来就不是一部让人获取心灵快乐的书。《论语》的这种精神追求,在孟子那里有更加明确的说明。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儒家是不怕吃苦、甚至主动去找苦吃,这就是孟子宣扬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精神。后世大儒的劝学,也是以劝学为出发点,最终要培养符合儒家精神追求的人。这都是《论语》的精神。儒家反对逃避现实,孔子孟子都是很倔的,虽然在现实政治中经常碰壁,但是穷且益坚,并不妥协。从孔子到后世儒生,虽然经常有一些不识时务的“倔”,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对理想的执着和批判主义,却永远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绝不是追求心灵鸡汤的浅薄之徒,他们的追求和于丹完全不一样。
  于丹把《论语》定位为“心灵鸡汤”,这是非常可笑的。不要说贻笑大方,连我看见了,都忍不住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家共治”批判“于丹式”的自虐献媚】-4

  (2)于丹廉价可鄙的幸福观
  于丹还说: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并由此告诫人们:“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于丹要劝说人们怎样去“适应”她所说的“日常秩序”。于丹说:“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怎样改变?于丹说:一要“学会克制”,“该放下时且放下”;二是切切不可抱怨。“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要“苛责内心”,“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平静应对”现实一切社会不公和处世艰难,那就是真正的“良民”了,这也正是于丹为中国老百姓设计的“个人坐标”。
  人具有社会性,个人幸福不是空中楼阁,个人幸福必定要和很多社会和环境因素牵连在一起,否则,我们还要政府干什么?权贵横行、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特权肆无忌惮的环境中,个人幸福是不是太廉价?离开了斗争和争取,还有多少个人幸福?
  一个人不去奋斗,不去经历苦难的考验,能有多大的幸福?一个政府不追求社会公平,不促进经济发展,这个社会里面的人能有多少幸福?
  于丹一句“与内心相连”,就把个人奋斗和政府职责在幸福中的关键作用一笔抹杀了。这对谁有好处?对个人,还是对权贵阶层?是会让个人更加幸福,还是更加不幸?
  《论语》里面推崇这样的幸福观吗?
  孔夫子始终把改良社会当作个人的使命,批判“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历经长期政治失败,也没有放弃这种理想。孔子从来不鼓励“忘却”,从来不回避社会中的不良现象。这是儒家思想中非常宝贵的批评性传统。
  在十八大以前,“共同富裕”与“权贵资本主义”两条路线在激烈斗争,十八大以后,这两条路线还会继续斗争。人不是生活在虚空中,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要想得到幸福,就必须为正确的路线、正确的政策去呐喊,给予支持,才能让全社会受益,才能让自己受益,才能让自己有机会享受更多的幸福,而不是廉价的忘却苦痛的所谓幸福。
  于丹所说的幸福观只是于丹自己的幸福观,与《论语》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家共治”批判“于丹式”的自虐献媚】-5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于丹似乎从不关心时政,而更关注于人们的道德。这倒是继承了宋儒以来的泛道德主义,这也是三常主义一直批判的。在面对中国现实的巨大矛盾时,于丹避而不谈政府的责任,“弱化社会和政治承诺的重要性”,而一味诱惑老百姓“逃避社会,退回内心”,就“实际上转移了造成人们痛苦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她实际是倡导“安于现状”,“支持现状”的。这样,于丹的解说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把《论语》“去政治化”,但“她的阐释并非像表面是那样与政治毫无干系”,也是为政治服务的,而且是为一种坏的政治服务。
  政治的本质不是政客之间的权力斗争,政治的本质是权力为谁服务。要让社会变好、要让大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不能不讲政治。努力去争取一种好的政治,是公民的使命。
  极右派自由主义分子不是老口口声声赞美美国制度好吗,那么“一人一票”的目的是什么?是鼓励人民逃避现实吗?不是,而是由人民来选择相对好一些的总统、议员,让他们把政治搞好。如果“逃避社会,退回内心”,那“一人一票”还有价值吗?干脆“一人零票”算了。“一人零票”,不就是自由主义分子所最痛恨的集权政治吗?
  于丹这种“去政治化”,似乎体现了自由主义分子的高尚,实际上,其中的自相矛盾,正好体现了自由主义分子的内在卑劣。
  大众不讲政治,就不能给政治家们和政府提供必要的社会压力,而这种压力自古以来都是政治改善的主要动力之一。不讲政治,不会让大众生活得更好,也不会让个人生活得更好。不讲政治,实际是让个人放弃了自己的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放弃了个人要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权利。
  当然,关心政治,并不是要参与政治斗争,这完全是两回事。
  在应该讲政治的地方,宣扬“去政治化”,其实就是为权贵阶级扫除障碍,他们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去掠夺大众财富、自己世袭享受,让大众甘于当贱民,在当前右派横行的时代,“去政治化”非常可鄙。
  《论语》通篇都在讲政治,“修齐治平”就是政治家的培养道路、仁政就是政治家的责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鼓励的是坚忍不拔的精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鼓励的是从善如流、勇往直前、坚守节操的精神,孔子何时鼓励大家“逃避社会,退回内心”呢?
  在《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节中,孔子还表达了他追求宽广自由随性的生活态度,这也绝不是于丹所谓的“逃避社会,退回内心”。
  我真是不知道于丹的“逃避社会,退回内心”TMD是从哪里来的,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是来自《论语》,绝不是孔子的意愿。可她却偏要托孔子之名,实际上又背离了孔子的教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18大之后,二手房交易明显增多。

  反腐的威力还是很大。还没正式开始,有人已经急着卖房了。估计未来移民数量会增多。
  美国又可以没收一部分人的房产存款来敛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家共治”批判“于丹式”的自虐献媚】-6

  (4)苦难和不公平
  于丹是这样劝人面对苦难的,她说:“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论语》里面倒是有孔子对颜回的称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里颜回的“不改其乐”,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孔子赞美的也就是颜回在贫贱中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因为贫苦就放弃追求。孔子这是在肯定“追求理想”,而不是在肯定“无视贫穷”。这和于丹所宣扬的“认怂、认命”的犯贱主义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更令人惊奇的是,于丹说当一个人被莫名其妙的暴打一顿之后,“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在一个法治社会,无缘无故挨打之后,我们当然要用法律的武器来挺身而斗,而不是“让它尽快过去”。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就在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做出贡献,这是人的行为中的“道”,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于丹却在教我们去当一个自觉的奴隶。一个人要无知无耻到什么程度,才能做这样的宣扬,居然还大言不惭地托言《论语》、污名孔子,让我们说什么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家共治”批判“于丹式”的自虐献媚】-6
  (5)结语:于丹们的道路和中国人民的道路正好相反
  在文化心理上,她千方百计压抑鲜活、阳刚的人性,主张保守、忍让、逆来顺受的品格;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要人们放弃进取和努力,甘愿受苦,也就是让人做现代版的“阿Q”。
  于丹所提倡的幸福观、人生观,就是一种麻木不仁的社会心理,于丹所提倡的忘却苦难就是没有苦难的阴柔阴暗的文化心里。于丹的说教会引导一条经济上共同富裕、民族精神上勇敢豪迈的道路吗?恐怕是恰恰相反,这就是于丹所宣扬的那一套的危害。
  于丹的“大红大紫”有一个过程:开始只是红极于媒体,具有更多的商业化色彩;以后,就逐渐为各级政府所关注,当上了党代表,逐渐地政治化了。这是颇具讽刺意味的,一个老是让别人“去政治化”的人,自己却“政治化”了。
  于丹一时得势,是过去几年中,中国社会各种病态的反应。中国的媒体被极右实力所把持,极右势力需要愚昧的人民、需要认命的犯贱的人民、需要不问政治的人民,所以,能够迎合他们意志的于丹之流就得到了扶持,这就是于丹对他们的政治价值。
  如果中国人按照于丹所说的那样行为,中国人就会变得阴柔、怯懦、没有社会责任感、过“分散化碎片化”的生活,把大路让开,供权贵们横行。
  未来中国,是走向共同富裕道路,还是走向权贵们全面剥削大众的道路,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对于丹也是如此,但是命运却会正好相反。
  如果走权贵资本主义的道路,需要的是阴柔懦弱的人民,是认怂认命犯贱主义的人民,需要的是“关注内心无视现实”的人民,需要的是于丹所提倡的那种人民。那么于丹就还会继续大红大紫。
  如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需要的是健康和健全的人文精神的人民,是阳刚奋进的人民,而不是逃避现实的人民。那么我们就必须反对并揭露于丹式的自虐献媚的说教。
  于丹所说的《论语》,绝不是真正的《论语》,而只是她对《论语》的误解。于丹现象的存在,与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反历史、反中国文化、反传统、反经典的反动倾向一脉相承。于丹的走红,反应了社会和政府中的一种不健康的风气。
  如果将来的中国是一个更好的中国,如果中国文化能够繁荣发展,如果中国能够实现共同富裕,那么于丹之流的结局只能是“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长江万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软实力”必须自主研发】

  最近这段时间,中国的军迷们很是高兴了几回,几款先进武器纷纷亮相,连长期的老大难的飞机发动机都批量列装,全都是自主研发,完全知识产权,确实值得高兴。只有我们的装备是我们自主研发,才能自主制造,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形成强大的国防力量。
  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层面的,其实,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就是价值观、文化、经济理论等软实力方面,我们也必须自主研发。
  国际间的争夺需要诉诸于精神上的软实力,目前的中国就是输在这些软实力上。在软实力上吃亏,就似乎低人一等,有理也说不过别人,话语权完全被别人掌握。
  在这个方面,我们还真得佩服美国,看看美国是如何在国内发展培养利益代言人,长期耕耘,势力不可小视。
  要说美国欧洲国家的老底,实在令人恶心,不外乎就是海盗、殖民、黑奴、种族灭绝、掠夺之类的,但是人家愣是把自己洗白了,现在衣冠楚楚、人模狗样的一副文明嘴脸,好像过去的债早就还清,现在是一身清白。
  美国的地盘,是欧洲强盗抢了印第安人的;大英帝国博物馆的好多古董、法国卢浮宫的很多艺术品,是欧洲强盗抢了中国的;日本强盗强迫中国清朝赔款2亿多两白银。整个西欧和北美、日本,哪个不是强盗出身的?
  西方人搞海盗、殖民,鸦片什么的当然跟人权无关了,因为人家压根就没把西方以外的人民当人类看,而是看作是人人得而诛之的“野蛮人”。 这种偏见到今天仍然如此,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死多少人,西方人都视若无睹,西方人所豢养的JY们也视若无睹,但是死几个美国人,就跳起来喊人权了。
  强盗逻辑就是:我是靠干强盗发家的,但现在进入“文明社会”了。
  基督教为这种强盗逻辑提供了宗教基础:作恶之后,只要忏悔一下,就没事了,就可以继续装文明人了,只要忏悔过了,就可以继续作恶。
  所谓西方福利制度本质上不过是富人的保财保命制度。让穷人穿上鞋裹上腹,也是富人的财产权和生命权最好的安保。
  他们不仅不用为历史上的罪行背着包袱,还成为新的普世价值的所有者,到处推销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宪政等等“制度决定论”的那一套,你不按照他们说的做,就马上扣过来独裁专制等一大堆帽子。
  普世价值不是西方崛起的原因,普世价值也不是任何一个国家崛起的原因,甚至还是很多国家陷入混乱战乱的原因。
  普世价值的那套东西叫得再响,美国也不是美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而是选票背后的金主在说了算,是金钱说了算;三权分立的那套所谓宪政政治吹嘘得再好,资本家仍然站在三权背后,超越于三权之上,控制着三权。
  西方文化就是实用主义,其实就是中国法家文化的一种,但是西方没有儒家、道家,所以走向极端,才会长期的海盗、种族主义、鸦片等恶行。
  古罗马、波斯、奥斯曼、匈奴、苏联、日本,无不是靠暴力力量迅速崛起,又因文明程度的不相配而昙花一现。所谓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现在的西方国家也正在步此后尘,他们的所谓普世价值,可以被学习,但是根本没资格被模仿。
  在西方文化的框架中谈“普世价值”,是一种极端的虚伪性,是一种为西方国家利益服务的价值观,是为西方扩张和掠夺张目的错误思想。西方的普世价值是一个怪胎,不回炉再造是没希望的,根子是烂的。
  这就是我们必须抵制西方普世价值的原因,也是我们必须自主研发中国的软实力的原因。软实力靠“进口”不行,必须自主研发。
  见人吃牛排,自己也要吃。一大块肉,也不切细一点,七分熟、八分熟,好吃吗?孔子时代就知道“脍不厌细”,切细一点,炒着吃、烤着吃,坚持中国特色,不好吗?
  与其不断重复人权、民主、自由、平等、宪政等抽象概念,不如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我们自己需要的具体形式,并根据探索的成果来形成中国内部的共识。
  在我们的政治体制中,增加宪政民主选举之类的要素,是我们自身改革的方向,如何加、加多少、如何与现有制度融合,那要根据我们自己的需要来评价、取舍、实现和完成,与外国无关。政改已经过河,现在是完善制度的时候。现在这个时候还金主控制下的票选民主,是中国的倒退。
  中国文化的复兴,就是软实力的自主研发。
  当代的中国复兴,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同时还要借鉴西方的先进的思想和制度。
  软实力的自主研发,就是要突破“外儒内法”的模式。按照三常主义“主流支流原则”的说法,就是把那些被边缘化的重要传统思想和价值观重新纳入到主流中来,要把道家、墨家、杨朱思想纳入到主流思想模式中来,这就是我所说的“五家共治”结构体系。
  软实力的自主研发,必须要拒绝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拒绝使用西方文化、拒绝使用西方价值观、拒绝使用站在西方立场来解释或审视中国文化。相反,要用中国的文化、中国语汇、中国的价值观来解释和审视世界。在自主研发的前提下,把西方优秀的思想和制度融入到中国软实力的结构体系中。
  西方最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的就是西方的宪政制度。西方宪政制度在逻辑上与中国文化中道家、墨家和杨朱思想是相通的,内涵上是相恰的。但是道家墨家和杨朱思想还有更加包容更具共生性的文化内涵,这是西方传统所缺乏的。有容为大,这就是为什么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学习西方,学习他们的制度创新,而不是照搬他们的制度,放弃我们的文化。
  因我所需,为我所用,集其大成,自成体系。以硬实力为支持,以软实力为感召,中华民族志存高远,必须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给世界带来不一样的价值观和新秩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星尘 4509楼
  似然龙应台被爆出有1000万台币的大陆国债,相当于200万人民币让很多爱过朋友很开心。
  但我觉得这是个误会。龙应台在大陆出书赚钱了,说人民币很难汇出去,所以买了国债。
  我觉得这个理由是很有说服力的。
  之前说起贪官不可怕,我就提过,人民币兑换美元受很多限制,人民币出境也受很多限制。这是为了防止贪官和商人的资产转移。
  龙应台应该说的是实话。
  -----------------------------
  政府金融管制这套很厉害。
  当年在根据地,经济实力弱,不得已而为之,没想到竟然练成了神功。
  没有这门绝技,早就被犹太资本缴了枪了。

  现在直接把资金搞走确实有难度,但是通过中外合资、对外投资,可以冠冕堂皇地把钱转移出去,然后再来一个巨额亏损,一下子就可以化公为私。
  要防这一招。最近几年各类对外投资不都是巨亏吗?里面有些是正常的交学费,但肯定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别有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星尘 4513楼
  这股市我貌似进早了点。
  这种跌是在诱因热钱进来吗?
  -----------------------------
  不能对自己要求太高。谁都无法预计大底在哪里。只要是在底部,就是成功。
  给你看一张图片,只要能当贵族就很好了。不要苛求当皇帝。

   125896822.jpg

  这种地方,不会是诱惑热钱进来。不可能再低多少了,进来的就是抄底。
  如果这种底部还往下大跌,股市真的可以关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的“仇富仇官”是正确的道德抉择

  最近十几年以来,说中国老百姓“仇富仇官”的批评一直萦绕不断,好像中国老百姓觉悟全球最低,别国的人不仇富不仇官,中国老百姓偏偏要仇富仇官;好像当代中国老百姓觉悟最低,其他时代的中国人不仇富不仇官,当代的中国老百姓偏偏要仇富仇官。当官的当他们的官,富人发他们的财,好端端地为什么要仇视他们呢?这好像都是老百姓的错。老百姓不仅比较穷,而且道德水平似乎也很成问题。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虽然在中国股市里面,老百姓的眼睛一直都是瞎的,股市到了2012年底,90%以上的人都是亏损,是不是瞎了眼?但是面对社会上的是是非非,老百姓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几十年以来,激进的市场化转型和过分集权下的官办经济,造就的最大一群“成功人士”,都是权钱勾结的受益者。他们有的升官,有的发财,有的既升官又发财。老百姓“仇官仇富”,其实“仇”的就是这种普遍存在的不正常现象,“仇”的就是这种不正常的既得利益者。
  这样的仇官仇富,有错吗?
  到底是仇官仇富的老百姓错了,还是那些利益集团错了?
  房叔、表叔之类的官员,级别好像也不是很高,房子几十套,名表若干,窥一斑而知全豹,他们的财富应该有多少。
  房地产、煤矿的老板们,他们的财富从哪里来的,大家都知道。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如果不仇官不仇富,那道德水平是不是太低了?
  仇官仇富,才是正确的道德抉择。
  其实,中国人还是很中庸的。也没有哪个老百姓真正需要燕子李三来劫富济贫,实在是权贵们不知收敛,过于明目张胆、变本加厉。今年甚至开始鼓捣国企私有化了。
  只有社会少些赤贫,少些不义之财,才能少些仇富;只有社会上的富人是依靠劳动发财——像袁隆平那样的人就是靠劳动发财,而不是靠官商勾结发财,就不会有仇富。官员如果能够清廉一些,就不会有仇官。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不要去责怪仇官仇富的老百姓。老百姓也只不过发一些牢骚,还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如果老百姓面对严重的腐败,不仇官不仇富了,那这个社会才是真没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主义是墨家思想的“升级版”,公有制是关键——漫谈“五家共治”】

  前面讲墨家思想的时候,我给出的定性结论是: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
  墨家的社会追求就是社会中的草根阶层的追求,是大众利益,墨家的社会理想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和社会主义理想的本质相同。
  墨家的这种思想,在诸子中独树一帜,比儒家的仁政更加具体,所以我把墨家思想列为“五家共治”五维中的一维。
  本着洋为中用的出发点,如果我们吸收国外思想精华,我们就会发现,近代以来所流行、当代正在中国大行其道的社会主义,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墨家思想的“升级版”。来源虽不同,理想却相似。所以,在五家共治中,我把国外输入的社会主义,归入到墨家这个维度中。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了墨家思想,也丰富了“五家共治”。
  社会主义与墨家思想最主要的共同点是:都追求共同富裕,以草根阶层的利益作为国家的最高利益。
  社会主义比墨家思想最大的“升级”是:公有制和国有企业。
  坚持公有制,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就不能把国企私有化。
  如果社会的生产资料被资本家所占有、被少数富人所占有,大众怎么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追求,共同富裕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
  国企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的主要载体。没有公有制、没有国有企业,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7-3 18:11 , Processed in 0.03929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