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青年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火秋

[中医养生] 对中医和黄帝内经有兴趣有研究的朋友一起进来切磋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0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按照你前面说的,中医的基本医疗原理是自然疗法,是道,那就会真正毁灭中医。因为只要全世界的人都遵从道,那么大家都可以健康长寿,活个几百岁,比黄帝岐伯逍遥数倍。如果世界出了问题,那就是世人不遵从道妄为,你开的药方,就是大家要遵从道的法则。
我反对的,恰好就是你这样的错误观点,这不是中医,这是哲学,这是宗教,是神棍的学术观点而已。
难道我有说错你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剑虹 于 2008-10-10 02:07 发表
你还是情绪化。算了不与你计较了。

我要发问了:中医的基本医疗原理是什么?请直接正面回答我的提问。


要我提示你吗?要知道西医的药片说明术上明确写明了药片的化学分子结构以及药理反映以及药理原理。也就是说西药是明确知道医药原理的医学。

请问中医的基本医疗原理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剑虹 于 2008-10-10 02:16 发表


要我提示你吗?要知道西医的药片说明术上明确写明了药片的化学分子结构以及药理反映以及药理原理。也就是说西药是明确知道医药原理的医学。

请问中医的基本医疗原理是什么? ...

不需要你提示,我已经回答了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证论治或者辩病论治吧

========
首先,吧,就很模糊。再者,你说的只是诊断原理不是医疗原理。直白的说吧,有效成分是什么?有效原理是什么?有效逻辑是什么?

魔鬼存在于细节之间。


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这是基本的学术素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见,太晚了,我要休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将中医的基本治疗原理称为:自然疗法,或者称之自然痊愈机制,或者称之阴阳系统疗法。”这是你前面回帖的原话。我从来没有认为自然疗法是中医的基本治疗原理,都什么乱七八糟。自然疗法,不过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小小的观点而已。在你研究中,就变成了基本治疗原理。中医是辨病论治或者辩证论治的,针对不一样的情况,实用不一样的原理。你还搞一个死板的基本原理,这完全就是外行不懂中医的人在瞎忽悠。
你不过就是哲学,宗教那一套一元思辨,什么东西,都要归咎到最后一个终极,那就是道。
可惜,你不能施加这些在中医。如果中医的博大精深,都变成了你的自然疗法,那中医就不是中医了,应该改名,叫做道家养生学,岂不知,道家养生学,不过是中医的一个小小的小小的支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剑虹 于 2008-10-10 02:21 发表
辩证论治或者辩病论治吧

========
首先,吧,就很模糊。再者,你说的只是诊断原理不是医疗原理。直白的说吧,有效成分是什么?有效原理是什么?有效逻辑是什么?

魔鬼存在于细节之间。


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 ...


你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你无非是要你的道就无所不能,可以解释一切。还有效成分,那你告诉我道的有效成分是什么?分子结构是什么?DNA分布如何?这不是神棍学术是什么?还魔鬼在细节,你就是最大的魔鬼,中医如果被你这样的人歪曲,就是陷入最大的危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刘剑虹 于 2008-10-10 02:21 发表
辩证论治或者辩病论治吧

========
首先,吧,就很模糊。再者,你说的只是诊断原理不是医疗原理。直白的说吧,有效成分是什么?有效原理是什么?有效逻辑是什么?

魔鬼存在于细节之间。


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不要顾左右而言其他。 ...

首先,中医就没有什么你说的基本医疗原理一说,我说是辩证论治或者辩病论治,你又说这是诊断原理,不是医疗原理。辩证论治或者辩病论治怎么就变成诊断原理了呢?你没有看到治这个词汇吗?既然有论治,怎么你就变成了诊断?可见你根本就不懂中医,你用一些似是而非,自己创造的什么名词出来忽悠,提出什么“中医基本医疗原理”,本身就是荒谬的东西。在看你自己说的什么,
其实我根本无需回答你的问题,你自己前面说过了,在你的理解中,中医的基本医疗原理是自然疗法。你不觉得博大精深的中医,就被你这样偷换成为了道家养生学吗?以后我建议你,不要去提什么道医,你就去研究道家养生学,这个就可以用的你道理论全面发展,说不定能想出长命百岁,长生不老,长生不死的新思路出来。而且还能找到与宇宙同在,宇宙万物皆在你胸中,世人不过是一群井底之蛙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解释你的思维道的有效成分是什么?有效原理是什么?有效逻辑是什么?
道的有效成分,就是上古天真,原理就是道生万物,道生万化,道就是一切,宇宙万物皆为道,皆有道。道的逻辑,就是,因为有道,世间万物顺应自然,天地万物自然和谐,如果出现纷争,那就是违反了道的逻辑,这个时候,我们只要遵从道的法则,这天下又可太平。一切变化均出自道,一切平衡皆在在于道,道无所不能,道无所不在,道无与伦比。
岂不知,这是最无聊的学术,也是最没有用处的学术。
我老早说过,用什么有效成分,什么现代科学原理去诠释中医,本身就是错误的,是伪命题。你倒好,居然问我中医的基本医疗原理【这个纯粹你自己杜撰的词汇】的成分是什么,原理是什么,逻辑是什么。你不觉得无聊?荒谬吗?

[ 本帖最后由 基本信息 于 2008-10-10 02: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基本信息 于 2008-10-10 02:39 发表
我来解释你的思维道的有效成分是什么?有效原理是什么?有效逻辑是什么?
道的有效成分,就是上古天真,原理就是道生万物,道生万化,道就是一切,宇宙万物皆为道,皆有道。道的逻辑,就是,因为有道,世间万物顺应自然,天地万物自然和谐,如果 ...


终于看完了,昨天我跑来还只有17层,今天就19层啦.

基本信息对道的概念说得非常清楚,很正确,但说这个对中医没有用么?我有点不同意------虽然我也同样不怎么赞同刘剑虹的老黄杂中医的观点.

对中医来说,辨证以后,就是治疗,"以偏纠偏"是治疗中的一个很基本的思想-----这里出现一个问题:以偏纠偏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想:是人体的平衡,就是人身体各个功能\脏腑等等的和谐.

和谐是道的思想中最理想自然的状态,道在中国思想中的宽泛,可以说不是单纯的道家学说可以解释,它可以理解为一切的道路,可以理解为所有事物都包括的东西,这个很类似于"万物皆有佛性"的思想,一切事物可以理解为道在生活中的体现.

道的概念这样宽泛,作为生活的思想\哲学的思想,它只可以作为具体学科的思想指导----这就是刘剑虹认为道和医关系密切的根据-----但是,道作为生活的哲学,可以指导一切的同时也就太过宽泛,在具体的思想体系\具体问题上就显得没有针对性-----这就是基本信息认为它在中医中没有用的根据.

中医作为具体的应用科学,它的思想深切地受到道这个哲学的指导(我认为中国人道的哲学根本不是道家\道教可以包涵),比如阴阳和谐,比如各种用法("君臣佐施"的用法多变),但是,它也有自己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具体的思想学术系统.

我这样说不是各打50大板,作为一个爱好者,对中医有我的想法,大道入寰,靠的不是道士也不是只有具体技术的人,而是深切理解生活之道\又有丰富应用知识的芸芸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道家的一句"法无定法",我喜欢把第一个法理解为动词.

做事情的时候,手法没有一定\遵循的法则没有一定------为什么呢?手段方式完全看情况而定.这个是中医"辨证施治"思想的根本,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根本.如果没有这样思想,中医是个笨中医\老师是个笨老师.

但当我们遇到一个病人的时候,我们遇到一个学生的时候,不能就让医生\老师按着一句"法无定法"干事儿,也不能只要理解"法无定法",就深刻理解了医学和教育学-----那样很蠢.

这个就是哲学和应用科学的关系

这个就是我认为马克思哲学最有价值的地方-----它清楚底说明了应用科学\基础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 本帖最后由 qinqincaoa0 于 2008-10-10 09:3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基本信息 于 2008-10-10 02:39 发表
我来解释你的思维道的有效成分是什么?有效原理是什么?有效逻辑是什么?
道的有效成分,就是上古天真,原理就是道生万物,道生万化,道就是一切,宇宙万物皆为道,皆有道。道的逻辑,就是,因为有道,世间万物顺应自然,天地万物自然和谐,如果 ...


哎,答不上,就静下心来找答案,东扯西拉只会暴露自己也只是一知半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认为道家思想是中医的累赘,恨不得弃之为后快,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我想历代中医大家,无论是扁鹊,还是张仲景、陶弘景,孙思怡、、、、、。

大道往往是大医,大医往往是大道。没想到当代中医理论研究者居然妄想搞什么【道】【医】分家,真是不孝之至

http://www.google.cn/search?q=%D ... hannel=searchbutton

自己看看道与医的上下从属关系是否真的是谬论。把道家思想剥离开来,中医就不能自称为一个医学体系,如果只剩下疗效与经验医学,那么中医将退化为仅仅只是中药学而已。

反省吧,诸位。

[ 本帖最后由 刘剑虹 于 2008-10-10 10: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inqincaoa0 于 2008-10-10 09:27 发表


终于看完了,昨天我跑来还只有17层,今天就19层啦.

基本信息对道的概念说得非常清楚,很正确,但说这个对中医没有用么?我有点不同意------虽然我也同样不怎么赞同刘剑虹的老黄杂中医的观点.

对中医来说,辨证以后,就 ...


晕死,怎么又把黄老道家政治学扯进来了。无论是黄老道家政治学与中医临床应用,都是大乘广义道学体系隶属的【术用层面】。

术用与术用之间,隔行如隔山,但是诸术用(道用)的根部处,都是统一的一个源头。

千万不要【以术凌道】,这是有背学理基本原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ervice.ilib.cn/Search/Se ... b%e5%85%bb%e7%94%9f

从"医道相通"透视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医学入门

http://bbs.renlong.com.cn/frame. ... 6extra%3Dpage%253D2

来源:道学文化 作者:空净

道家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道家文化分为文道、武道。道家的“文道”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体系庞大的文化系统。道医学就是道家“文道”中的五术之一,道家五术分为医、卜、星、卦、山五大门类。其中道医学名列五术之首,是道家历代修真者的必修课之一,也是道家法脉承传中代代相继、口传心授的重要内容。只是由于法脉承传秘授的特点,所以历史上鲜见文字专著流传于世间。

  道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道医学的内容长期以来在道家内部的不同脉系之中师徒相授,代代相传。为人民健康的预防、治疗和保健贡献着力量。由于道医学是内功修真者在世间“广施方便,救死扶伤,德化众生,积行累功”的重要工具,所以古往今来,道医学可以说是最接近人民大众的一门医学,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道家人物布施医道、起死回生的脍炙人口的故事。道医学以药物便易、方法简便、疗效可靠而著称于世,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流传几千年而不颓,逐步发展成独立的医学体系。
  
  道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由于是一种自身实证基础上的医学技术,它已经超越世俗“眼见为实”认识论的限制,是人体生命科学中,必须跨越太极阴阳相互之间的障碍和制约,自由穿越太极弦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的学科,是一种深层次高领域的生命医学领域。所以,真正上乘的道医学都必须在本身进行系统内功修证的基础上,证至相应的层次和阶段,然后经过上师的心传印授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以道医学历代都是师徒承传,理论和方法只限于笔抄纸录,口诀相延,不付梓印。虽然其中许多方法在历史长河中也与世医相融交汇,但是其中根本的精华,仍然深藏脉系之中,不易被世俗所掌握,故而历史上鲜有道医学这方面的专著论述。

  道医与世医(道家将国医或中医称之为世医)都是同源共脉,都源自于自然大道。古有:“歧黄源于道”之说,此言非虚。世医是根据道的易理、阴阳、五行、气血理论而阐发,这些显性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利于世俗学习掌握和运用,只需掌握文理精义即可临床应用医术。但是,道医则必须隐显、阴阳理论和实践集于一身,能够洞穿太极弦,显性和隐性同步掌握,才能将道医学运用于临床实践。所以相对于世俗中的医学而言,道医学是比较难以全面掌握和应用的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必须依靠医者本人坚实而且系统的精气神内功修炼基础。

  道医与世医之间的根本区别,其实是对精、气、神这三大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之间的差别。世医对人体精气神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理论认识、理性掌握的范畴中;道医则是既要有理性认识,同时也要对精气神具有自身内环境实践的直接感性认识,在双重认识整体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掌握。

  道医学的基础理论,建立在以甚为深邃的洞察力内证,运用自身的深度静定慧观,对生命进行长期全面而细致的观察,根据观察所得而逐步建立起人体医学理论基础。世医在历史上则是继承和运用道医学中的这些基础理论,仅以智观加以学习和运用发展。中医学发展至现在,已经偏重于单纯的智观性发展和丰富,甚至将道医学中经过慧观所取得并且建立的基础理论,部分地轻率地当作糟粕抛弃掉。例如在一个时期阶段中全面否定阴阳、五行学说,摒弃三魂七魄学说,甚至否定经络学说、气机学说等等。将中医学的灵魂抽离抛弃,全面向单纯的智观领域发展。这种现象在道医学领域是不可能发生的,道医学注重智与慧同观研究实践任何事物,而且将慧观所得作为指导智观的基础,是“慧智同观”研究医学的一门学问。

  道医学的学习与掌握,首先在于对传统理论的全面继承,而不是轻率地否定。道医学诞生于道家修真者数千年以来,以自己的性命为试验室进行长期反复的研究和实践,首先在自己身体之内进行全面归道性转化实践,探索精气神与形之间的本质关系,成就了千千万万的祖先,使他们步入真人的行列,并且同时产生了道医学。

  道家理论认为:自然大道的顺变演化过程是:虚化神,神化炁,炁化形,形生而产生万物,物形一旦形成,道炁则滞塞不通。自然大道的逆向回归过程是:形化炁,炁化神,神化虚,当进入虚明境界后,虚实相通,就能穷通万物而复归于道。人类对道对自然的认识,必须经过:体于物而知“身”,体于形而知“炁 ”,体于炁而知“神”,体于神而知“虚”,体于虚而归道的正确过程。在这五个阶段和过程之中,人类绝大部分固囿在一个“体于物而知身”的初级阶段和过程中。人们通过逻辑思维后天的智识观察、研究和实践对自然万物的探索,从而逐步明白、知晓我们人类自己与万物的之间的辩证依存关系。但是对“万物皆有炁,万物乃一物”的真理,如果不进行内证,产生高质量的系统而可控的灵感思维,就不知道还要研究和实践多少年才能产生真知形成共识。道家修真者与世俗不同,他们运用的方法是灵感思维与逻辑思维同步“穷通塞之端”,炁的滞塞既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障碍,也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运用三因理论研究这个炁“塞”的真正原因所在,探索解除这个闭“塞”不通“因”的转归。这个“端”就是打开塞的根本源动力,也就是暂时看不见又摸不着,但是实际又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炁”。炁是生化之源变化之端。炁虽然不可见,但是它却决定着形的成败、生死与活力。

  道家修真者的“体于物而知身”,首先是以诚信之心承传着祖先们的成功经验,是一种显隐高度结合对炁的全面实践。穷通塞之端,体形炼真炁,修心归虚明,回首返先天。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这是修真者必然的正确的实践过程。体于身知炁,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艰苦历炼修持过程,也是掌握道医学的基础。内功界的师傅们常说:“知精者可为常医,识炁者可为良医,达神者则为神医。”这种根据内修水平确定道医学识层次的分类方法,与世医有着根本的不同。“ 虚实相通,一体掌握”才能真正全面地掌握道医学的精华。

  道医学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宗,以经络学、脏象学为基础,以“气血”为理用。尤为突出对炁的灵活运用和调整,把握这一生化之源,造化之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这一点也正是被现代医学所忽视的根本所在。

  世医对人体健康的恢复和保持,侧重于运用药物、针灸等等各种方法对人体的精气神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动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道医则是根据“万物皆有气”的原理,在同时运用世医方法的基础上,直接调集各类相应的“气”进行灵活运用。对人体内的气机进行清除病气、浊气、邪气,补充生气、清气、正气。使机体中的精气神恢复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对于疾病的认识,病因机理的分析,世医重视二因,即内因和外因的致病作用。道医对疾病的认识,则重视三因,即本因、内因和外因。这也是道医学与世医学的根本区别所在。本因,是指一点灵光在历史时空中携带而来的致病因素,它们是能在体内逐步释放,并且与内因和外因密切协同作用,从而产生疾病的因素。本因是一种以全息信息方式储存并且携带的,以炁的方式客观存的致病因素。现代医学已经从微观领域发现了DNA遗传基因病因携带现象,但是要发现慧观中疾病的全息携带现象则尚需时日。目前的科学研究方法还暂时难以真正全面地进入“炁”的领域之中。

  世医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偏重于对内因和外因研究和应用。道医非常重视整体,本因内因外因这三因的协调性研究和应用,“上工治未病”防胜于治,化优于堵。道医将预防和化解三因对人体的作用力作为重要医疗方法。道医学还非常重视外环境各种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调整化解。运用道家五术山术中的“风水学”对阴宅、阳宅这些外环境进行巧妙处理,常能使许多慢性疾病加速治愈或者不药而愈。运用“万物皆有炁”的基本原理,运用各种方法调适和营造良好的炁场环境保持和维护人体的健康。

  简而言之,道医学与世医学同源同根,世医学中所具备的内容,道医学中都存在着,而道医学中的内容,由于理义更为深奥,有许多内容并非世医所能完全理解与接受,所以仍然保持着它自身的独立性,在道家内部承传。另一方面,数千年以来道医学与世医学互渗交融,众多的内容早已同化于世医之中,我们从世医名著的大量名词术语中即可见一斑。只是各自阐释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今人的阐释由于缺乏自身内证的体验,其中也不乏许多曲解之论误导后进者。今人如想进行道医学的实践,如果在掌握世医学的基础上步入,也不是非常艰难的过程。例如:医用古汉语、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腧穴学、经络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等知识,都是进入道医学的基础。吾亦将在各篇中对世医所未能论及的相关理论方面,根据师传和实践所得作一些简要的介绍,以飨读者。

  余幼承家学师传,蒙师心传道医心法,从事道家佛家内功修证和临床医学实践数十年,进行传统内功和医学教学工作十余年,对道医学的博大精深和至简至易颇有一些肤浅的感受,虽然所知晓的道医学内容也只是一麟半爪。但是有感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医林的繁荣昌盛,所以不揣冒昧,拾笔作些介绍,以管见呈之于杏林同仁,也希望有缘者因此而得遇明师口传心授,步入道医学的殿堂,真实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救世济危,造福人类。

                       引  言

  一、历史渊源
  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巨系统,包括道、释、儒三大分支。其中以道学最为历史悠久,远溯于上古人纪时代,道德文化系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和脊梁。道医学源于道家的修真学说(也就是后世所言的金丹学说),它在道家内部严格地恪守着师徒相授的原则,在各脉系中代代口传心授、相互承传。

  《黄帝内经·上古通真论》中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段话中的“其知道者”就是中华道德传统文化系统的缔造者。博大精深的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是诞生道医学、传统中医学的源泉,“歧黄源于道”,绝非虚言。

  “道”不可见但可知,“德”可见亦可积,积之厚足,则可知“道”而生万化。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是东方哲学、科学、医学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她养育我们的祖先撰写出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出领先于世界的四大发明,造就了大唐盛世。盛唐文化的深远影响,从至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文化现象中仍可略见一斑。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每个领域之中,它在历史上曾给中华民族在带来无比的辉煌。

  宋代以后,由于中华道德文化系统中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儒学文化进入了教条化阶段,以及接踵而至的外族入主中原,加之西方科学的传入,才逐步压抑和冲淡了道德文化系统对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作用力。综观历史的进程,中华道德文化系统在近数百年中,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力都日见势微,民族虚无主义者大兴其说,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但这种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暂时现象,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由于高度符合宇宙自然的总法则,必会兴盛于世,大行其道,传遍整个世界。

  分析中华传统中医学系统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我们便可得到道德文化与传统中医学诞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中医理论富含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内核,在运用中比其他领域更贴近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源头,因此,它虽然在近数百年来饱经蹂躏,却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傲立于中华大地,百折不挠地顽强地发展着。近代以来,更被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主力军,傲然屹立于世。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言:“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

  二、“理炁科学”和“理形科学”--慧与智
  “理炁科学”,是道德文化系统中有别于其他各种哲学观的独到之处,它以“道生一(炁),一生二(天地),二生三(天地人三才),三生万物”为理论基石,抓住宇宙生成和万物生成的根本物质--炁,并以自身的内证为认识生命和宇宙的方法,具有肉眼不可见性,我们将其称为“慧观科学”。在慧观下产生和形成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我们称之为“理炁学说”和“理炁科学”。传统中医学的祖先可以说都是“慧观” 科学的姣姣者,神农、扁鹊等先辈的“内慧观”和“外慧观”,都达到了慧观科学的高峰,给后代不能实践慧观的人们留下了“神话”般的奇迹。东方的慧观科学,是系统型的灵感思维,有序性潜意识思维,以及深度定观、慧观、无为先天状态下的产物。理炁科学是祖先们以自身为实验室进行道德生命科学实践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是对道进行全面实践和验证的系统科学。理炁(有时打字不方便时,用“气”代替“炁”,但二者有本质上的差异)科学包括了我们东方的修真学说、金丹学说、玄学,以及现代的正确的内功学说(不包含人为意识创编的方法)。如果从人体小宇宙内环境的实践而言理炁科学,那么知道、得道、成道、了道是理炁科学实践的最高成就。完整的理炁科学内容博大精深,包涵着对自然万物的气理研究和实践,以验证“万物为一炁”的自然真理和法则。

  西方科学的发展中虽然也同样伴有灵感思维,并也因此而推动着西方科学史的长足发展。但是,他们的灵感思维开发与应用处于一种自然性和偶发性,缺乏理论与系统性。世界著名科学家牛顿的一生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的科学研究成果,许多都源自于不可捉摸的灵感与下意识。他发觉在主观意识之外存在着一个更为神秘的领域。也正因为这些大量的不解之迷,才促使处在科学研究巅峰时期,只有三十多岁的他,毅然地放弃了科学研究而进入宗教领域进行研究。他的后半生研究宗教虽然也颇有成就,但是由于缺乏象东方理炁科学这样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其成果也就很快被时代所湮没。目前世界上唯有东方的理炁科学是人类历史上慧观科学领域中硕果仅存的瑰宝,是通向真正认识自然宇宙和道德文化殿堂的必由之路,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一瑰宝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对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去向产生无法估量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理形科学”是诞生于理炁科学基础之上的形态科学的同步。是指在慧观基础上,通过对肉眼可见、身体可感或通过仪器可测的事物进行同步性研究,从而形成一整套认识自身和宇宙的理论和方法。例如阴阳、河图、洛书、易经、五行、甲子、干支、九宫八风、斗建十二月、运气、气化、脏象、经络等等理论和方法。我们东方的理形科学,既是先天慧性的产物,也是后天知识的日积月累,是慧性开发基础上的聪明才智和逻辑思维的叠加,我们称其为理形科学。理炁科学是理形科学之母。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祖先们大量地将在理炁科学中所得出的真知,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实践中。例如中国古建筑中的长安皇城建筑布局图的三城九门,即是慧观中大脑气态结构图形的全部外用。其中的八水绕长安之理,也是仿用了人体经络学说的手三阳足三阳在头部的分布,外加额带脉和鼻带脉的循气之理而用。它使唐朝的首都生气勃勃,诞生出大唐之盛。中国传统建筑学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理炁学说基础上的理形科学成果。我们现在所继承的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同样属于理炁科学基础上诞生的对人体生命形体阐释的理形科学。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圣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都做出来了。”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不惊奇”和“惊奇”的答案,是因为他并未全面了解中华道德文化和科学的一元始气大统一性,以及理炁科学和理形科学太极统一论的生发与形成。这一点就连我们国人自己由于“大道废”和“离德散”的原因也未能形成真正的共识。大量的研究者和继承者,都是将这两大科学系统活生生地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分析和实践,因而离道日远,难识东方科学的真面貌。西方科学虽然具有严密的形式逻辑推理和系统的反复实验求证,但是它所依靠的主要是大脑的智识系统以及片断性、触发性的灵感思维,而且在理论上缺乏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同频性和大系统联接性,因而几个世纪以来所产生的西方科学系统都是孤立的、弥散的、各自分离独立的科学。西方科学苑如苍茫大海上的一个个互不相连的孤岛,长期各自独立地发展着,正是由于缺乏与宇宙自然总规律相联接的大统一性的基础,当进入二十世纪未期后西方科学也就步入了危机时代。这也可以说是东西方科学的关键的差异性所在。

  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内修求证和社会实践,在道德文化的一元总枢的基础上,形成了既高度协调一致又尽善尽美的哲学框架“理炁科学”和“理形科学 ”,一幅太极图即将这种哲学框架完美地组合于一体之中,构筑了东方科学的基石。这种道生一、阴阳生万物的东方科学理论,历史上曾出现过数度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师言,唐宋以前,“理炁学说”盛行于世,文人墨客、诸子百家,内修甚众,蔚然成风,普遍有“半日内修坐,半日应堂厅”之习。这种社会各界人士普遍进行的内证与外应,可以说是诞生我国古代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数学、物理学、文学、音律学、人体学、中医学等等百业鼎盛的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人类的物欲越来越强烈,离道失德,距离自然真常之道越来越远,加上封建王朝的制约性,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理炁科学”日趋隐传,逐步退隐山林深藏民间。祖先们在历史上通过理炁学说和理形学说高度结合在各门各类、各行各业创造的科学成果,虽然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作出巨大贡献,确保着中国古代能够出现大量的创造和发明,从而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国人自己都未能很好地将道德文化继承下来和发展下去,相反却被西方有识之士接收了理形科学的精华并且应用它们滋养和丰富着西方科学,从而推动了西方科学的迅速发展。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归纳总结出古代中国是“世界发明的摇篮”。他在书中列举了26种重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推动了西方的产业革命。他讲到:“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道德文化系统中理炁科学与理形科学在我们古代社会中的逐步断裂分离过程。这种逐步的离道,与社会整体的逐步失德是一种相互因果的必然关系。

  在中华道德文化系统受到压抑的时期,在中华传统文化成果(如四大发明)的基础上,东方的“理形科学”成果在西方科学的形式逻辑与系统的实验土壤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经说:“是资本主义诞生的助产婆”。近年来西方科学更是发展到了登峰造级的阶段,整个西方科学由于缺乏东方大智慧科学成果的补充,前途已经显现出渺茫,西方的智者都在寻求新的科学发展之路。一些敏锐的西方科学家已经将目光地紧紧盯上了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早在1988 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曾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过头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段宣言中的话虽然未能触及东方科学体系的本质,并不明白“老子通于大道,孔子精于常道,二子智慧皆归于道”的真理。但是现代人类智中精英所发表的这份宣言的份量,对我们炎黄子孙而言,是足够震聋发愦的醒钟。也是我们自己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继承和发扬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契机。

  《老子·道德经》中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东方科学中的理炁科学和理形科学的学习与实践,与西方科学的学习方式是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实践方法,虽然理形科学中具有部分与西方科学学习方法相似之处,但是在根本上,还是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整体而言,东方科学是建筑于慧观科学坚实基础之上并与智观科学高度协调统一的科学体系。只有在智观科学与慧观科学领域同时进行实践,并将之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人,才能称得上大智慧。中华传统中医学的系统论思想,正是诞生于我们祖先中的这些大智慧者的毕生求证和实践之中。

  时至今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学科的成就,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都早已湮没在西方科学的汪洋大海之中。唯独硕果仅存的东方哲学,在我们自己并未高度重视的麻木状态中,反而被西方科学界敏锐地吸收了,在西方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发挥出导向的作用。传统的中医学和其中的针灸术和内功术,针灸医术和内功术在全世界的迅速传播,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现象。许多眼光敏锐的西方人士都在寻找“真正的”传统中医学,而并不满足于目前学院式的教学内容。这一现象其实也必将推动我们自己对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反思。是到了真正地全面继承发扬祖国传统中医学的时代了!我们如果能恢复中华道德文化系统教育的基本框架,在中医学院的基础理论阶段,开设“理炁科学”的课程,并贯穿于中医的学习和实践,将理炁科学与理形科学并重性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和造就中医学的真正人才,充分体现出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根本特征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而不是全盘照搬西方医学的教学模式与特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对传统经典的领会体悟,而且能较快地提升学医者本身的道德素质和医疗水平,更能全面深刻地掌握“理形科学”中的内容而使其发挥更为深刻的作用,从而全面地整体性地提高我国中医的现代化水平,适应国内和国际的医学发展总趋势。

  三、庶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
  我国古代社会,以是否修证“道德文化系统”,将世人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未进行修证的或者难以进行修证的人群,将这一类人称之为庶人;另一类则是进行道德文化系统实践的人群,这其中又按照他们本身修证的层次和量级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分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四个大的层次。这种分类正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

  “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贤人

  “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欲,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圣人

  “淳德全道,合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至人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真人(道德修养和内证水平达到最高层次的人)

  中华道德文化系统,就是诞生于这些大批的贤人、圣人、至人、真人的长期内修证和外实践之中的,历史上大批的“道”和“德”的实践者,就是中华道德文化系统以及东方哲学、东方科学、传统中医学的创始者、承传者和发扬者。由于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支撑,传统中医学其实早在二千年前就已经处于历史的巅峰之上,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系统理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自然地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如果以是否修养和内证中华道德文化系统的内容,以及修真的深浅度对中华医学的从业者进行分类,大体上可以分成三大类。当然这种分类,同样适用于其它与传统道德文化系统密切相关的各行各业。

  第一类是系统掌握修真方法进行系统性的自我生命再造工程实践,在此基础上跻身于医林者。这一类的人数虽然较少,但他们是中华传统医学承传的基石,他们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其它安身立命之地,都在默默地为传统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类是掌握部分或者单一的内功修证方法,长期不辍地坚持着内证,拥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在杏林中深研实践者。这一类的人数稍多,包括中医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教授,以及身居民间的名老中医。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深谙内修之法,精研于师徒承传的或者家族承传的一部分“理炁科学”的方法进行着或深或浅的内证实践,他们的医技在杏林中常常独树一帜,显示出非凡的造诣。他们是中华传统中医学的真正主流,在真正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的道路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三类是按照标准的“理形科学”单一框架,并且采用西方科学的教学模式,经过系统理论学习而培养的中医师。在国际医学界称之为“学院派”。他们中大多数都未曾掌握和实践“理炁科学”的内证方法,只是单纯地系统性地学习前人的理论、经验和方法以及理形科学中经过节删了的一部分内容。这一类的人数众多,他们虽然学习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但是由于缺乏内证修养基础,因而对传统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常持否定态度或似是而非的态度(包括一部分老师也是如此)。他们只有理性认识,而无建立在内证基础上的理性与感性认识的完美结合,所以常常限制了他们医技水平的提高,阻碍着传统中医学理论和方法的全面的继承和发扬。不少人更是变成了中医包装下的西医。这一现象如不及时解决,传统中医学将很难真正走向世界,也存在着湮没在西方医学中的风险。

  道医和传统中医内部曾有:“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之说。这一分类,其实是古代对修证道德文化人群修为层次的一种归类法。“下医医病” 属于“贤人”内证修养层次和同时掌握医术的人,那么贤人修的内容:“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也就是从医者必须掌握和实践的内证和修养的课题,未能达到贤人的道德修养和内证水平,则不足为医。“中医医人”则是圣人修养水平和内证层次的能力范畴。这里的“医人 ”也就是应用本身深厚的道德修养,运用德化天下的方法,影响和教化百姓众生“离恶向善,修德遵道”从而提升人民的道德修养素质,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上医医国”则是至人和真人修养水平和内证层次者的能力所在。这里的“医国”也就是运用“淳德全道,合于阴阳”和“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大智慧来“兴民族、旺国家”,使民族和国家安祥、发达、昌盛。由此可见,要继承和发扬道医和传统中医学,关键是按照道德文化系统的理炁理形合一的科学思想,培养合格的具有道德的人才是根本,真正的继承者必须达到贤人的内证和修养水平,实践“合同于道”才能“为世良医”,舍此别无它途。

  


【全文省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元]试论道教文化对《吃茶养生记》的影响   Post By:2008-10-10 12:25:00    Post IP:58.50.88.219

江静、吴玲



http://www.zdrbs.com/jc/Docs/Detail.aspx?P=495





冈仓天心在其名著《说茶》中以近乎断然的语气说道:“茶道是道教的化身。”可是,关于道教文化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中日学界均未给予充分的关注,更勿论充分而有力的研究成果。事实上,无论是茶道的思想,还是茶道的作法,乃至茶道具的设计,都与道教有着颇为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拟探讨道教文化对日本第一部茶书专著——《吃茶养生记》的影响,并分析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原因。


一、荣西及其《吃茶养生记》



    荣西(1141-1215),俗姓贺阳,全名为明庵荣西,日本备中国吉备津宫(今冈山县冈山市吉备津)人。八岁始读《俱舍颂》。十四岁落发受戒,受“荣西”号。十九岁时,赴日本天台宗大本营比睿山学习天台宗显密两教。日本仁安三年(1168)四月首次入宋,参浙江天台山与阿育王山。九月,携归天台新章疏三十部六十余卷。四十七岁时(1187),再度入宋,一为探究禅宗奥秘,二为赴印度朝拜释迦弁尼的八塔。但是,当时南宋为防蒙古进犯封锁边境,荣西未能如愿赴印。不久,荣西登天台山万年寺,拜虚庵怀敞禅师为师,后又随师移居天童山景德禅寺,潜心修禅,最终得受临济宗五十三代传承图。宋绍熙二年(1191)秋,荣西学成归国。回国后,荣西在日本各地兴建禅寺,致力于传播禅宗,撰有《护禅兴国论》,是日本临济禅的始祖。日本建保三年(1215),荣西在寿福寺圆寂。




    荣西两度入华,正值饮茶习俗颇为普及,茶文化蓬勃发展的宋代,饮茶已成为寺院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期生活其间的荣西因此有机会亲身体验茶之神奇功效、领略茶之独特魅力。于是,在第二次归国之际,荣西带回了一些茶树、茶籽和茶具,并先后在筑前背振山(今佐贺县神崎郡)和博多圣福寺植茶品茗。后来,荣西又将茶籽送给了栂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1173-1232),告之其有“遣困、消食、快心”之功效。不久,以栂尾为中心,茶之种植推广到宇治、伊势、骏河、川越等地。




    据日本最早记录武家活动的史书《吾妻镜》记载,建保二年(1214)二月四日,幕府将军源实朝(1192-1219)醉酒获病,虽请名医诊治,亦无济于事。荣西闻之,进茶一碗,说是良药,可解酒毒,同时,献上一本“誉茶德之书”。源实朝饮茶之后,顿觉身轻气爽,对荣西献上的书也是赞赏有加。自此,茶作为良药之功效开始为世人所认识,茶饮之事逐渐在日本上流社会普及开来。




    这本所谓的“誉茶德之书”就是《吃茶养生记》,这是日本第一部茶书专著,一直被视为日本茶道的经典。也是荣西荣登日本“茶祖”宝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书由上、下两卷构成,上卷为《五脏和合门》,下卷为《遣除鬼魅门》。荣西在《五脏和合门》中谈到,五脏的调和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而五脏的调和又需酸、甜、苦、辣、咸五味的均衡摄入。但是,心脏所好之苦味却在日常饮食中不易得到,要解决这一问题,唯有大量饮茶。接着,荣西叙述了以秘密真言五部加持治疗五脏之病的方法。继而,荣西极力推荐饮茶,并引用中国文献介绍了茶名的演变、茶树茶叶的形状、茶的功能与采集。最后,荣西根据自己在宋朝的经历,叙述了茶的焙制与保存方法。在《遣除鬼魅门》中,荣西说到,日本当今正处于末世时代,各种鬼魅横行人间,乱国土,扰民心,以至民间疾病频发。荣西同时列举了五种所谓末世之病,以及各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进而指出,以上诸病均可由桑木和茶医之,其中,荣西介绍了宋代茶的饮用方法,也就是至今仍为日本茶道界沿用的抹茶冲饮法。




    《吃茶养生记》的版本有两个系统:一是初版本,有承元五年(1211)序;二是修订本,有建保二年(1214)序。两本内容有较多不同。初版本有镰仓寿福寺写本(抄于镰仓末或南北朝初期)和香川县志度町多和文库抄本(抄于江户初期)。修订本主要有:(1)史料编纂所本,乃影写永仁五年(1297)写本而成。《大日本佛教全书》和昭和时代刊行的《群书类从》中的本子即是以它为底本。(2)建仁寺两足院藏本。是江户时代早期(1694)的刻本。(3)《群书类从》本,收录在江户时代刊行的《群书类从》卷三百六十五《饮食部》中,是以白莲社空阿藏本为底本影写的本子。明治时代,由经济杂志社出活字印本。(3)钱屋惣四郎本。江户时代京都著名书肆钱屋惣四郎贩卖的木板本。刊行者及具体刊行时间不详,内容与前述诸种版本有较多差异。




    本稿引文均来自日本《茶道古典全集》第二卷(1977年,淡交社)收录的《吃茶养生记》初版本。




  二、《吃茶养生记》与道教文化



     或许是因为荣西的僧人身份,或许是因为茶道与禅宗的密切关系,《吃茶养生记》被收录进《大日本佛教全书》中,很少有人关注它与道教的关系。可是,颇为有趣的是,在永仁五年(1297)的写本中,却留有“房内法、抱朴子”等的注记。可见,当时已有人意识到它与道教的关系。如果我们再对《吃茶养生记》作仔细研读,就不难发现,其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道教文化的智慧。




(一)道教养生思想



    生死问题,是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解答的根本问题。基督教"恶生存恋死亡";伊斯兰教认为今世生活是暂时的,后世生活才是美好和永久的、是人类的最终归宿;佛教以现世为苦海,以彼岸世界为幸福和永恒的所在,它主张出世,注重把信徒引向来生。与以上三大宗教追求灵魂解脱,重视来世利益不同,道教以生为人之乐事,认为“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灵宝毕洁》,引自陈致虚《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卷下),视现世为乐土。因此,道教是所有宗教中最注重现世生命存在的宗教。




    在这种生死观的指导下,道教形成了追求生命永恒的信仰精神,构造了以关注生命为基本内涵的宗教哲学。所谓“人命最重”、“我命在我不在天”,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而如何最大限度地延续生命,实现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也就成为道门中人追求的根本目标。养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养生思想成为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对“生”的追求,对养生的关注,在《吃茶养生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且不论《吃茶养生记》之书名,荣西在全书序言的第一句,就一语道出:“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也,人伦延龄之妙术也。”肯定了道教养生延年的思想。继而,荣西又说到:“伏惟天造万像,以造人为贵也。人保一期,守命以为贤也。其保一期之源,在于养生。”这种“造人为贵”的思想,不正是道教所宣扬的“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 (《太平经》)“一切万物,人最为贵。”(《妙真经》,引自《无上秘要》卷五)之观点吗?而所谓“守命以为贤”,则体现了道教的“重生”思想。“其保一期之源,在于养生。”反映了荣西对“养生”的重视。




    道教养生手段多种多样,其中,服食仙药是其中至为重要的一种。道教称久服可以返老还童、长生成仙的药为仙药,《抱朴子内篇》第十一为“仙药卷”,专门介绍各种认为有神奇作用的药品。荣西接受了这种观点,他声称,茶是“养生之仙药”、“桑木是仙药也”、“服药仙者,服种种药,以久保命”。荣西还称服桑木法为“仙术”,称吃茶是延龄之“妙术”,这显然也是道教的影响。众所周知,道教是一种特别注重技术的宗教,有“寓道于术”和“道无术不行”的说法。




    道教医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预防,将医药与人的饮食起居结合起来。《老子》说:“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抱朴子内篇·地真》云:“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荣西在《吃茶养生记》中说:“自国他国调菜味同之,皆以缺苦味乎。但大国吃茶,我国不吃茶。大国人心藏无病,亦长命,不得长病羸瘦乎。我国人心藏有病,多长病羸弱乎。是不吃茶之所致也。”“今用茶则治心藏,为令无病也。”皆是倡导通过饮茶多摄入苦味,以令心脏无病、长命健壮,显然是出自“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的理念。




    道教养生的终极目标是羽化登仙。关于仙人的形象和成仙的途径,《抱朴子·论仙》说:“若夫仙人,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苟其有道,无以为难也。”即以医药养生而求仙,以求仙而获得永生。道教中的仙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长生久视,二是逍遥自在。《吃茶养生记》在介绍茶之功效时引《壶居士食忌》曰:“茶久服羽化。”引《陶弘景新录》曰:“吃茶,轻身换骨苦。”引《天台山记》曰:“茶久服,生羽翼。是身轻而可飞,故云尔也。”荣西继而写道:“抑桑木是仙药也。仙人有二种仙人。一苦行仙,二服药仙也。苦行仙者,断食味,服一米一粟等,久活命。服药仙者,服种种药,以久保命。其中服桑木仙,能久保也。” 可见,荣西也认为,通过服药和饮茶,可实现健康长寿、羽化登仙。




(二)五行说的继承




    阴阳五行说是贯注于道教全部义理的主要思想成分。《吃茶养生记》很好地将其为我所用。

   《吃茶养生记》上卷“五藏和合门”首段即引《尊胜陀罗尼破地狱仪轨秘钞》云:“一、肝藏好酸味,二、肺藏好辛味,三、心藏好苦味,四、脾藏好甘味,五、肾藏好咸味。”继而又言:“以五脏宛五行,木、火、土、金、水也。又宛五方,东、南、西、北、中也。肝,东也、春也、木也、青也、魂也、眼也;肺,西也、秋也、金也、白也、魄也、鼻也;心,南也、夏也、火也、赤也、神也、舌也;脾,中也、四季终也、土也、黄也、志也、口也;肾,北也、冬也、水也、黑也、想也、骨髓也、耳也。”接着,论述了苦味摄入不足对心脏的影响以及心脏功能衰弱对身体的妨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吃茶养生记》继承了道教“先明脏腑,次说修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的炼养思想,并将五脏与五味、五行、五方、五季、五色、五神、五官等一一对应,如下表所示:

  

五脏
五味
五行
五方
五季
五色
五神
五官













西


















四季终

















    这种将五脏与人体其它器官组织、精神情感及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相对应的做法源于秦汉间完成的《黄帝内经》,上述的对应关系在此书中皆有体现。同时,《内经》还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说明五脏之间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维持身体平衡的关系。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再如,关于五脏与五神的关系,《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所谓五脏所藏。”




    《黄帝内经》的观点被后来的道教经典完全接受并发扬。以与《吃茶养生记》密切相关的五藏与五神的关系而言,道教据“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人体本身也是个小天地,是大天地的缩影。天上有上帝及阴阳五行之神,人体亦有“心君”及五脏五行诸神,天神与人体内诸神因阴阳五行属性而相类相通。《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成象章第六》中说:“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精与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五藏藏五神也,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 张伯端《金丹四百字序》在解释内丹修炼到高级阶段,真气阳神在五脏显现的所谓“五气朝元”景象时云:“以眼不见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五气朝元。”道教同时认为,“心”为神的根本或载体,“心”在神识活动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道门中人往往将“心”与“神”连称,谓之“心神”。《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太上老君说了心经》谓:“心为神主,动静从心。”《谷神赋》说:“养神在心,不死由我。” 《太平经》说:“五藏,心在南方为君。”(《太平经合校》卷六十九)




    荣西在《吃茶养生记》中谈到心脏的突出作用、五脏相互的生克与制化,五脏与五官、五味的关系时,借用了道教的上述观点。上卷“五藏和合门”云:“此五藏受味不同,一藏好味多入,则其藏强,克傍藏,互生病。” “可知心藏有病时,人皮肉色恶,运命依此减也。” “若人五藏不调,心神不快时,必吃茶,调心藏,除愈万病矣。心藏快之时,诸藏虽有病,不强痛也。”“心藏是五藏之君子也,茶是味之上首也,苦味是诸味上首也。因兹心藏爱此味,以此味建立此藏,安诸藏也。若人眼有病,可知肝脏损也,以酸性药可治之。耳有病,可知肾藏损也,以咸性药可治之。鼻有病,可知肺藏损也,以辛性药可治之。舌有病,可知心藏损也,以苦性药可治之。口有病,可知脾藏损也,以甘性药可治之。若身弱意消者,可知亦心藏之损也。频吃茶则气力强盛也。”




三、《吃茶养生记》受道教文化影响之原由



    作为一个僧人,荣西的茶学著作为何会受道教文化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因素:




(一)佛教本身与道教关系密切。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是依附神仙道教的方术布道。佛事活动最早是以译经为主,当时的佛经翻译家为使中土的人们更易理解和接受,往往在译经过程中引用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或概念来比附解释佛教义理,努力迎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荣西在《吃茶养生记》中引用的《尊胜陀罗尼破地狱仪轨秘钞》即是如此。该秘钞源自《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现已不存,后者原为梵文,.八世纪初中天竺密教僧善无畏受唐玄宗之命译成汉文时,借用了中国人熟悉的五行思想。到三国两晋时期,佛教逐渐兴盛,佛道之间的矛盾开始明朗化。至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趋于白热化。隋唐王朝建立后,儒、道、佛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教在理论上则呈现出进一步融合的趋势。这种情况在荣西来华的宋代得到进一步加强,佛道融合日趋紧密,僧人中不断出现“好道”和“重道”之人,民间甚至出现佛寺道观同祭关帝与观音的现象。




    总的说来,佛教向往于道教的是佛教所欠缺的务生之术,即所谓养生、长生之术。而道教受佛教的影响,开始注重理论体系的创立,道教戒规的完善。




(二)中国传统医学与道教医学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关系。




    治病救人,是佛教体现其济世理想的手段之一,因此,中日两国皆有不少精通医术医理之僧人,从《吃茶养生记》中不难看出,荣西便是其中的一位。日本传统医学受中国影响颇深,而中医又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医道同源”、“十道九医”,即是此理。道学是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基础,而中医药学则是道教医学的核心内容。有资料显示,中国古代不少医学名家同时也是道教信士,甚至是道教思想家。比如:东晋著名道士葛洪就通晓医药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撰有《肘後备急方》、《肘後救卒方》、《金匮药方》、《玉函方》等医学著作,他在《抱朴子内篇· 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特性及治病作用等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後世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道教茅山派的创始人陶弘景(456-536)亦精於医道,著有《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等,他的《养性延命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养生经典;隋朝太医侍御杨上善也颇信道教,他以道教义理对《黄帝内经》进行诠释,所作《黄帝内经太素》至今被视为中医学经典名著;道号“启玄子”的名医王冰也是虔诚信道之人,所作《注黄帝内经素问》在中医学界享有盛誉;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581-682)不仅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也是被宋徽宗追封为“妙应真人”的道门中人。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总之,历代道医所进行的医学实践和理论探索,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使中医药学始终无法摆脱道教的影响。




(三)茶本身被赋予仙药的性格。




    因为好茶均生长在高山野岭,难以得手;因为茶对各类疾病均有抑制调节作用;因为茶的制作饮用过程与金丹相似;茶与仙药便有了天然因缘。而陆羽的《茶经》,更是有意地将茶神秘化、仙药化。茶因此被赋予仙药的性格,饮茶亦因此受到神仙道教思想的影响被上升为一种仙人的作为。(东君:《茶与仙药—论茶之从饮料至精神文化的演变过程》)五代时期毛文锡《茶谱》认为,饮四川蒙顶茶,可以返老还童,“眉发绿色”,“即为地仙矣。”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曾作《大观茶论》曰:“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




    日本学者研究表明,荣西在上卷《五藏和合门》中引用的文献,基本是来自《太平御览》“茗”部条,其中,收录了大量《茶经》中的记载。除了《吃茶养生记》中已经引用的,还有不少关于茶与仙人的传说。举数例如下:




    《神异记》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蚁之余,不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广陵耆老传》曰:“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擎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暮,其器不减。茗所得钱,散路傍孤贫乞人。人或异之,执而系之于狱。夜擎所卖茗器自牖飞去。”




    《异苑》曰:“剡县陈矜妻少寡,与二子同居,好饮茶。家有古冢,每饮辄先祠之,二子欲掘之,母止之。夜梦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今二子怕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潜朽壤,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唯贯新。母告二子,祷祠愈功。”




    这些记载,突出表现了茶的仙药性格,荣西在读这部分内容时,不会不受其影响,自然也会在《吃茶养生记》中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日)森鹿三:《吃茶养生记》补注、解题,(日本)千宗室主编《茶道古典全集》第二卷,淡交社,1977年9月版。

2、东君:《茶与仙药—--论茶之从饮料至精神文化的演变过程》,载《农业考古》1995年第2期。

3、景红:《阴阳五行思想与<黄帝内经>》,载《周易研究》2000年第3 期。

4、洪修平:《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3 期。

5、詹石窗著:《道教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6、史孝进:《道教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简述》,载《中国道教》2003年第1 期。

7、刘克申:《吃茶养生溯医源---荣西与<吃茶养生记>》,载《医古文知识》2003年第4期。

8、胡孚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丹道(增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是我知---武当山祝道长修真记实
http://bbs.cqttg.net/dispbbs.asp ... ;ID=4668&page=2


目         录 摘      要 我们中国道教历代相传,有“十道九医”的言论。这即是说:一个超凡脱俗出家的修道之人,一定深明本体的五脏、六腑、阴、阳十二经脉和五行、四象及奇经八脉的生理知识,才能胸有定见的而修炼自己。既明白了人体之内的脏、腑、阴、阳和经络学等生理结构,便具备了一般的医学基础知识,兼怀着慈悲济苦治病救人的思想,故或多或少就能够给患者们解除一些疾苦。这即是“十道九医”渊源流传至今的因由。我们现时代出家人的心理追求,当然也不会例外,所以对人体的生理亦需要互相的研究互相的探讨,为达到我们出家人之理想和目的,更应该深入地了解我们人体之内这玄奥高深潜在的“十二经脉”生理知识,从而明明白白的向“道”迈进。序一 序二 邓老(邓铁涛)鼓励我第二次出版的致函 再序 第一章  全息生命相互关联的概述一、天人相应的结构二、如想医学升华必须明白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规律三、医道是一理全世界是一家四、江希张先哲息战止杀训第二章  对宇宙生命起源之我见第三章  祖国医学人体十二经脉揭秘第四章  人体十二经脉的正负机理,是促进中西医学理论结合的桥梁第五章  论“道”乃宇宙空间统全息之本一、从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观点,研究人体“十二经脉”和“道”的运动规律。二、人体内有引力、斥力、中和力之我见三、动植万物伴随宇宙“大道”的演化象征四、统全息生命基因与微全息生命基因的辩证关系。五、现代医学的“神经组织”与古圣发现“十二经脉”的差异。六、人体的“精神意识”与“十二经脉”同属一体。七、研究人体“十二经脉”的深远意义在于体证“大道”造福人类第六章  将来的展望第七章  对修行炼道的走火入魔之我见    第八章  醒世因果律的体证及见闻浅谈      一、全世界当和平无争安享幸福生活。二、从天人感应到天人合一。三、先后天八卦的构图是模仿人体十二经脉的征相。四、试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见解。五、再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灵机为何能万古长存。六、人体十二经脉储存善恶功过准确无误。七、上山采药的奇遇及思考分析。八、自然空间本能的因果律法则九、神奇的信息预告必有来源。十、十二经脉之内储存有生生世世的善恶之相。十一、善功的回报。十二、善言植福恶言致祸。十三、化险为夷惟有去兵。十四、唤醒愚梦取消战争才是真正的精神文明。十五、避免因果循环的报应,维护整体和谐,实现全世界和平。第九章  后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免责声明|四月网论坛 ( AC四月青年社区 京ICP备08009205号 备案号110108000634 )

GMT+8, 2024-9-28 12:22 , Processed in 0.04190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